采用混合自然工质的自复叠制冷系统热力性质分析 thermodynamic property analysis of auto-cascade refrigeration system using natural binary mixture.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用混合自然工质的自复叠制冷系统热力性质分析 thermodynamic property analysis of auto-cascade refrigeration system using natural binary mixture
第6卷第4期 热 科 学 与 技 术 V01.6NO.4
and Dec.2007
2007年12月 ofThermalScience
Journal Technology
文章编号:1671—8097(2007)04—0289—05
采用混合自然工质的自复叠制冷系统热力性质分析
徐士呜, 彭 勃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24)
摘要;对R744/R290、R744/R600a混合自然工质的热力性质进行分析比较.并将它们用于自复叠制冷循环,
对系统的循环特性进行分析。经过计算,得出了两种混合工质制冷性质的不同点及环境温度、制冷温度、混合
据,减少了实验的工作量。
关键词:R744/R290;R744/R600a;自复叠制冷;热力性质计算
中图分类号:TB61 文献标识码;A
热量,从9点流出,节流后在蒸发器中蒸发吸收热
O 引 言
量并与6点的支流混合,再通过内换热器、压缩
基于环保的要求,在制冷等行业中使用自然 机,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工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R744(--氧化碳)、 从循环过程可以看出,支流4-5—6—12是为了
R290(丙烷)、R600a(异丁烷)都是十分有前途的
冷凝支流7—8—9而存在的,不形成系统对外界的
制冷工质,不仅对环境无害,而且具有优良的物理 制冷量。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可以将整个过程分
化学性质[1-纠。它们多用于压缩制冷系统,其中自
复叠系统只需要一台常规压缩机,结构简单、安全
性高、成本低[3】。因此,将R744/R290或R744/
R744与R290的比例关系恒定。3点是高温流和低
R600a按一定比例混合应用于白复叠制冷系统具
温流的分离点,12点是高温流和低温流的汇合
有较大优势,对混合工质及自复叠制冷系统进行
点。将这三个过程分别画在一个压一焓图中,整个
热力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其在工程上的应用
循环过程如图2所示。
提供了理论基础,大大减少了实验的工作量。
1 自复叠制冷循环
典型的混合工质自复叠制冷循环如图1所
示[4】。混合工质经压缩机压缩后(2点)排入冷凝
器并放热,出口(3点)处制冷剂的状态为部分液
体部分气体;在分凝器中由于重力作用,液体从下
面的出口(4点)流出,气体从上面的出口(7点)
流出;4点流出的液体节流后在蒸发冷凝器中蒸
发吸热,从出口(6点)流出;7点流出的气体经内 图1 自复叠制冷循环
Auto-cascade
换热器初步冷却后进入蒸发冷凝器被冷凝,放出 Fig.1 refrigerationcycle
修回日期:2007—1l一20.
收稿日期:2007—10-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t徐士鸣(1957一),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蓄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和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研究.
万方数据
290 热 科 学 与 技 术 第6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必须寻求煤炭利用新的方式 explore new way of coal utilization.pdf
- 壁面热条件对撞壁油束发展影响的试验研究 effect of wall heating parameters on characteristics of impinging spray.pdf
- 边际贡献分析法在工业企业管理中的应用.pdf
- 闭口单箱颤振的流场机理.pdf
- 边界高密度下低杂波耦合的数值模拟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ower hybrid wave coupling to plasma on high density edge.pdf
- 边坡工程风险评估与风险因子比率分析.pdf
- 边坡工程监测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研发及应用.pdf
- 边界面模型在marc中的开发实现及应用.pdf
- 变电站二次侧向一次侧反送电故障分析 analysis of a reversed feeding fault from secondary to primary circuit in the substation.pdf
- 扁管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t transfer and flow resistance in flat tube.pdf
- 采用高压缸启动方式机组opc功能试验研究.pdf
- 采用热流法计算汽轮机转子表面热应力 calculation of thermal stress on steam turbine rotor surfaces by the heat flux method.pdf
- 采用多孔介质材料增强太阳池性能的实验研究 study of solar pond enhanced by porous medium.pdf
- 采用纳米反应器实现乙二醇的绿色催化合成.pdf
- 采用双混合分数pdf方法模拟混煤在四角切圆锅炉内的燃烧 combustion process simulation with duo-mixture fractionpdf approach of tangentially coal blend fired boilers.pdf
- 采用水动力回路分析法进行自然循环热水锅炉水动力数值计算 loop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hot water boiler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pdf
- 采用弯叶片控制高负荷涡轮叶栅内附面层迁移的机理分析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governing the migration of boundary layers in a highly-loaded turbine cascade controlled by using bowed blades.pdf
- 采用模块化理念设计的工业制冷新型组合阀.pdf
- 采用现场总线互联技术的主机遥控系统 main engine's remote-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ieldbus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pdf
- 采用有限元分析isle活塞取消铜套的可行性研究,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sle piston sleeve to cancel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copper.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