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市场营销的本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归市场营销的本质

一、盘点改革开放35年来的中国市场营销????只有市场经济才存在市场营销,计划经济只有销售没有营销。二者的区别分别源自于它们的属性:销售是物性的,营销是感性的。销售只能填补计划经济中,人为计划的物质需求。营销却在不断创造自由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没有被满足和发现的,物质和情感的需求。????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的市场营销一直和改革同步。在“摸石头过河”的岁月里,中国营销人在国际营销理论中国化应用的过程之中,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创造了很多中国式营销的奇迹。也造就了一代活跃在各行各业中的营销个人英雄们。????在一段时期一些领域里,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性亏损,或者对于某些市场的战略性收缩,马上理论界就出现了跨国公司遭遇中国市场营销“滑铁卢”的论调,于是经常有中国式市场营销超越跨国公司的说法使中国营销人倍受鼓舞的争夺在市场上。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35年之后,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市场营销成绩的时候,却发现中国市场营销的成绩如此苍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正在被跨国公司瓜分。很多行业中国品牌几乎全部沦陷,成为被跨国公司收购、控制、叫着中国名字的外资品牌。等于中国制造了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但是拥有者却是跨国公司们!????洗化行业90%以上的品牌和市场被跨国公司掌控。并且被称为“营销军校”的“洗手间里闹革命”的宝洁公司,正在用中国公司曾经的低价格、低线市场战术狙击中国洗化行业的二三线品牌。甚至学会了中国式的赶集赴会,用“大篷车”战术来清理到六级甚至更低的市场竞争者,逐步把洗化行业的中国公司彻底清理出局。同行业的跨国公司联合利华、强生,也正在采取并购等方式,谋杀中国公司的品牌,积极的帮助宝洁公司实现目的,谋图形成寡头垄断的行业形态。中华牙膏目前属于联合利华,大宝化妆品属于美国强生。????食用油行业80%以上的品牌和市场被跨国公司瓜分,消费者能够叫出来名字的食用油品牌多数已经被跨国公司控股,仅仅剩下极少数的低端市场留给中国公司去拼抢最后的一点点残羹剩饭,以至于“地沟油”都出自中国公司之手。????方便面行业三分之一的利润被日资公司“康师傅”一家拿走。曾经众多的方便面品牌已经悄无声迹,现在方便面行业只有白象、今麦郎、中粮这几个竞争者能够在一二三线市场看到它们的身影。其它的本土方便面品牌都被压缩至四线以下市场,在乡、镇、村级市场里歃血鏖战。进行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生存游戏。????中国人餐桌上的肉制品价格被跨国公司制定着,双汇,中国最大的肉制品企业已经被美国高盛集团收购。食品、饮料行业的霸主也全部是跨国公司。所谓的民族品牌“娃哈哈”、“汇源”也是在外力的干涉之下从跨国公司的手掌中逃出来,但是很大部分的股份仍旧在跨国公司的手中握着。餐饮行业被誉为“中华火锅第一股”的“小肥羊”已经被美国百盛收购全部股权。????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因为过度营销过度透支市场而全线崩溃。首先是三聚氰胺事件的出现,然后部分无良中国乳制品公司迫于生存和利润的压力,开始品牌造假,假冒洋品牌乳制品大量出现。在洋品牌的外衣被剥掉之后,露出本土品牌面目的乳制品再一次沦陷。跨国公司的乳制品竟然成为严重稀缺的产品,价格高出本土品牌数倍!乳制品本土品牌的复苏至今看来还是遥遥无期。因为奶源不足,激素奶、抗生素奶又大量被曝光出来,整个行业已经丧失了取信的基础。????汽车行业被欧美、日韩瓜分,连中国的官方公务用车都是外资品牌汽车!并且不管什么国家的品牌!以至于民间在反日情绪激烈的时候,一波又一波的抵制日货事件发生的时候,民众竟然发现,日本品牌的汽车在公车里面最多。而中国的近邻韩国却坚持自主品牌的开发和使用,从而成就了几个享誉国际的汽车品牌。中国巨大的公车数量白白放弃了成就一批民族汽车品牌的机会。????家电行业被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品牌“海尔”虽然白色家电全球销量多年第一,但是却处在一个张瑞敏所说的“利润像刀子一样薄!”的行业。家电行业的几个优秀品牌海尔、美的、格力、海信、TCL、康佳……主营业务都在利润极其微薄的现状下勉力竞争。????做为全球涂料生产消费第一大国,中国涂料行业,中国数千家公司的利润之和,仅仅和日本品牌“立邦”、英国品牌“多乐士”以及德国、美国等几家跨国公司相均衡。而涂料行业的高端产品、高利润产品、高端技术几乎都在跨国公司手中。????更加让中国营销尴尬的是,茶叶行业中国数万家茶叶公司的利润之和,不如一家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茶叶品牌多。而可笑的是,茶叶行业里的高价位品牌和天价茶叶却都是中国公司的!????还有一些没有品牌,不被人知的静悄悄发生着的事情,包括我们的生活用水,很多城市已经喝上外国水很多年了。????在中国公司自认为有领先优势的行业,最后发现,原来是跨国公司不愿意进入的行业。例如:太阳能。或者跨国公司正在静悄悄的通过资本之手,来控制中国固有的,有历史积淀的传统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