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银峰不一样的味道主讲人涂娅婷.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门银峰不一样的味道主讲人涂娅婷

石门银峰,不一样的味道 主讲人:涂娅婷 发展史: 公元806-815年(唐宪宗元和年间),著名诗人刘禹锡就任朗州(今常德)司马,在考察石门县罗坪乡西山垭茶叶生产时,不禁诗兴大发,写下《西山兰若试茶歌》。 北宋皇祜年间(公元1056-1063年),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蔡襄在其所著《茶录》中,即有“石门产牛牴茶,为贡品”的记载 。 晚清年间,广东商人卢次伦在壶瓶山镇开办茶厂“泰和合茶号”,高峰期拥有员工6000人,茶农万余人,1899年生产“宜红茶”30万斤,茶叶全部远销英国,“北祁红,南宜红”名闻遐迩。 民国时期,石门为全省13个茶叶主产县之一,1933年产茶120吨。1949年,全县茶叶面积1万亩,产茶156吨。 解放以后,石门仍为全省主要产茶县,茶叶生产发展较快,全县茶叶面积由1949年的1万亩发展到目前的8万余亩,年产各类干茶6000多吨,一举成为全省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县。 采摘时间 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5月上旬)为春茶,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45~50%;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7月上旬)为夏茶,产量占25~30%;立秋至处暑(8月上旬~8月下旬)为暑茶,产量占15~20%;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10月上旬)为秋茶,产量占10~15%。制茶品质以春茶为最好。秋茶次之,其香气特高,俗称秋香,但汤味较薄。夏、暑茶品质较次。 采摘要求 鲜叶采摘标准必须在嫩梢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开展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下二、三叶。采时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断叶片,不折叠叶张,不碰碎叶尖,不带单片,不带鱼叶和老梗。生长地带不同的茶树鲜叶要分开,特别是早青、午青、晚青要严格分开制造,以午青品质为最优 叶 银峰特点 石门银峰王”外形条索紧秀圆直,色泽绿润,白毫披露,内质香气馥郁高长持久,汤色杏绿明净,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绿全芽。具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回味无穷的独特品质,实属绿茶珍品。 荣誉 1991年至1993年,石门银峰连续三年获湖南省名优茶评比总分第一名,被定为湖南名茶,1994年在全国名优茶评比中喜银奖,进而被定为中国名茶。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廖汉生品尝之后,兴奋不已,这位曾在30年代多次转战石门的老将军欣然提笔,写下“石门银峰,茶中新秀”的赞词。 1994年,获首届湘茶杯金奖和第五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 1995年,获第二届湘茶杯金奖; 1998年,获湖南省名优茶金杯奖; 1999年,获国际名茶评比银奖,并录入《中国名茶大观》。 石门银峰选料极其严格,于清明前后,按成品要求,采摘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云雾山中茶园的春茶头轮新梢,经摊青、杀青、摊凉、揉捻、炒二青、摊凉、复揉、复烘、做形、提毫、足干等十几道工序精细加工而成,并分成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次。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