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鄄硫胸苷的合成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第34卷摇 第1期 发摇 光摇 学摇 报 Vol郾34 No郾1
2013年1月 CHINESEJOURNAL OF LUMINESCENCE Jan. ,2013
文章编号:1000鄄7032(2013)01鄄00104鄄07
4鄄硫胸苷的合成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1 2 2 1*
银鸿雁 ,郑学仿 ,曹洪玉 ,张晓辉
(1. 大连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摇 116622;
2. 大连大学 辽宁省生物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摇 116622)
摘要:基于含硫核苷类化合物的光敏性和核苷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以及核苷类化合物的抗
肿瘤活性,设计合成了4鄄硫胸苷,并通过 NMR、UV、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利用荧光光谱考察了4鄄硫胸苷
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4鄄硫胸苷对人血清白蛋白(HSA)体系的猝灭是由于他们
4 4 4
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而导致的静态猝灭。 通过计算得出其结合常数分别为3.46伊10 ,3.91伊10 ,4.31伊10
-1
L ·mol ,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 结果表明,4鄄硫胸苷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
为疏水作用力。 另外,通过圆二色光谱考察了4鄄硫胸苷对人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4鄄硫胸苷
对人血清白蛋白的二级结构基本没有影响。
关摇 键摇 词:4鄄硫胸苷;人血清白蛋白;核苷;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
中图分类号:O657.3摇 摇 摇 文献标识码:A摇 摇 摇 DOI:10.3788/ fgx0104
Synthesis of4鄄Thiothymidine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Human Serum Albumin
1 2 2 1*
YIN Hong鄄yan ,ZHENG Xue鄄fang ,CAO Hong鄄yu ,ZHANG Xiao鄄hui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
2. Liaoning Key Laboratory of Bioorganic Chemistry,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E鄄mail:xiaohui99@hotmail.co.uk
Abstract:Based on photosensitivity and a special affinity on tumor cells and anti鄄tumor activity for
thionucleosidecompounds,4鄄thiothymidinewasdesignedandsynthesized. Thestructurewascharac鄄
terized by NMR,UV, MS. The interactions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同植物油脂在近临界水中水解反应动力学的比较 - 化工学报.pdf
-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术治疗三叉 - 找对医生早日康复.pdf
- 2013年上海体育学院科技年报 - 科学研究处.doc
- 谷氨酷胺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改善大鼠创伤性颅脑 -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pdf
- 鱼香肉丝风味蛋糕制作工艺的研究 - 农学学报.pdf
- 研发光散射探针拓展光谱手性识别的研究进展 -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pdf
- hcv ns5a 抑制剂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hcv - 药学学报.pdf
- 上皮钙黏素e -cadherin 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 -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pdf
- 附件 食品安全标准技能竞赛试题 (第一部分 法律法规部分) 一、 单选题 .doc
- l-半胱氨酸与槲皮素对大豆分离蛋白稳定性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