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辅纶-和陶诗-中的感伤基调.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邓辅纶-和陶诗-中的感伤基调.pdf

第33卷第2期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Vol.33 No.2 2017年4 月            Journ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Social Science Edition)            Apr.2017 论邓辅纶“和陶诗”中的感伤基调 覃婷婷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 南宁530001) ■■■■■■■■■■■■■■■■■■■■■■■■■■■■■■■■■■■■■■■■■■■■■■ 摘  要:  晚清诗人邓辅纶有“和陶诗”76 首,作于中年归隐之后。 其诗极力追慕陶诗的平淡之美,却不时地流露出 感伤基调。 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仕宦经历及个人志趣,分析其感伤情绪表现形式和成因,可以发现 陶渊明的诗歌中也有感伤的色彩,但比较之下却有不同。     关键词:  邓辅纶;“和陶诗”;基调     中图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444(2017)02—0154—03 ■■■■■■■■■■■■■■■■■■■■■■■■■■■■■■■■■■■■■■■■■■■■■■     邓辅纶(1828—1893年),字弥之,湖南武冈人, 首诗描写了普通白衣子弟被迫从军、征战而不能归 晚清诗人,汉魏六朝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前期积 的痛苦,对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妻离子散、骨肉分离 极入世,才华横溢,被称为“湘中五子”之一;杨钧称 表达了不满与指责。 诗人自己不仅是残酷社会现实 “一代正宗才力厚,涤生文集白香诗”[1]292 ,将其诗 的见证者,也是这场战役的亲历者。 咸丰六年 与曾国藩文奉为一代正宗,说明其诗歌在当时具有 (1856年)三月,太平军攻陷江西。 “江西五十数州 [2]5 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名更是远播于京师,成为“肃 县皆陷,大吏始募平江勇三千人,号曰江军。” 没 门湖南六子之一”。 但在不断进入仕途的过程中, 有人愿意为将,邓辅纶请命自任。 邓辅纶及林源恩 诗人却壮志难酬,遭到排挤,逐渐失去兼济的热情, 率江军收复进贤,李元度率平江勇四千人号称“楚 转而投向陶渊明的怀抱,寻求人生的慰藉。 邓辅纶 军”,自湖口移师来会,收复东乡,并在河东湾会战 的“和陶诗”占据了诗人整个诗歌创作的五分之一, 得胜。 四月围抚州,因太平军十万之众前后阻击,江 是诗人后期生活状态和志趣的表现。 军溃败。 林源恩、耿光宣就在此次战斗中不幸牺牲, 而邓辅纶自己则虎口逃生。 他后来写过《哀临川吊 一、感伤基调形成的原因 林司马恩源同仙屏伯敦作》《哭耿君光宣殉难抚州》 邓辅纶诗中的感伤,与整个时代背景和个人经 凭吊此事。 其中,诗人用“君作眉山云,我为洞庭 历是分不开的。 晚清作为一个摇摇欲坠的没落王 水”表现自己与耿光宣之间的友谊,友人逝世让诗 朝,国内矛盾重重。 清政府内部腐败无能,慈禧太后 人悲痛欲绝。 专权。 老百姓遭受严重的剥削与压迫,各地起义不 邓辅纶的仕途也很不顺畅。 早期的邓辅纶身上 断,最有名的当属太平天国运动,当时与清政府处于 充满入世激情和兼济思想,道光乙酉(1825年)拔贡 分庭对峙的状态,企图取代清政府建立新政权。 同 生,中咸丰元年(1851年)辛亥恩科副榜,并以助饷 时,外国侵略者打开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政府开放通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