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蹲點成果報告書.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國大陸蹲點成果報告書

中國大陸蹲點成果報告書 地點:北京市 時間: 2012 年7月 15日至 8月 14日 研究生:劉秋婉 所屬單位:台灣大學國家 發展所 壹、前言 在盛夏之初的六月份,我先參加了政大國關中心舉辦的蹲點研習營,在2 天半的活動中,除了學習到相當豐富的學理知識外,也吸收到很寶貴的田野經驗 談,我清晰記得張家銘老師教導我們幾項一定要完成的田野工作:將對方授予的 邀請函列印出來以備不時之需、務必準時赴約、訪談結束立刻整理紀錄以及撰寫 心得。在訪談過程中,我嚴謹的遵守這些原則,受益良多。 到中國大陸進行田野調查,除了經費相當重要以外,更不可或缺的是「人脈」 與「關係」,很幸運的,我在研習營中認識了張弛老師,一想到張老師對我的諸 多協助,我心中只能湧起滿滿的感謝和感動。在我與張老師透過郵件聯繫上後, 她便幫我打理好許多生活所需,包括手機SIM 卡及生活用品,更甚的是,此行 最重要的訪問機構-北京打工妹之家,張老師也透過朋友幫我聯繫到了。最後, 行程花費最多的住宿,老師也幫我做了最好的安排。對張老師的感謝,實在是一 切盡在不言中! 我的研究主題是中國差序公民權的性別意涵,主要從城市福利制度對農民工 的整合程度來切入,居中觀察社會保險項目對民工的覆蓋率是否存在職業群體以 及性別層次的差異。北京、長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區為流動人口三大聚集地,不同 於長三角與珠三角是製造業吸納了大量農民工群體,北京外來民工多半進入了第 三產業,大量女性農民工投入飯店、餐飲、以及家政(包括保姆、月嫂、育兒嫂、 小時工、養老照護員)服務業。因此,北京成為我進行田野調查的首選之地,焦 點訪談對象即是女性服務員以及家政工,且該群體的學術研究仍有缺口,非常值 得一探究竟 。 經過一個月的實際調查,我對北京家政工產業有了更具體及深入的了解,透 過接觸北京「打工妹之家」、「農家女學校」、以及「農家女居家養老服務社」等 機構,更加認識家政工職業的技能培訓狀況、勞動條件、勞動環境、以及可能面 臨的勞動風險等。了解維權組織的政策訴求後,也得知這個職業最真切的需求。 最重要的是,在親自認識家政工並進行對談後,我才真正聆聽到她們隻身來到北 京打拼工作的故事,為了孩子的學習、為了幫家裡蓋房子、或是為了實現自己從 事服務業的夢想,她們刻苦在異鄉工作、在陌生的雇主家住下、照顧別人家的小 孩。 家庭服務或照護服務一向被視為再生產(reproduction )勞動,一直沒有被 歸類在正規勞動部門。2011 年6 月16 日,國際勞工大會才通過《家庭工人體面 勞動公約》,拒絕家政工被視為二等工人,應當享有體面的工作權利和生活(北 京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 打工妹之家,2011 )。亦即,家政工一直沒有被視為真正 的勞動者,可能根本不受《勞動法》的保護,可想而知,社會福利權應更加脆弱。 從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農民工工作司司長、打工妹之家負責人、以及家政工本 人的訪談中都證明,北京家政工的城市社會保險參保率很低,基本上符合我研究 計畫的猜測,但結構原因以及政策設計仍需深入探究 。 貳 、行程安排 綜觀一個月的田野行程,可以說是「計畫趕不上驚喜!」在出發前,能確定 的訪談對象僅有張弛老師幫我聯繫的北京農家女學校、透過社科院房莉杰老師介 紹的王春光研究員、以及導師介紹的仇雨臨老師(人民大學勞動保障系)。到了 北京後,透過第一層的訪談線,順利開展了第二層、第三層網絡,最終順利參與 1 了一次「健行社」討論會議 、一次家政工戲劇坊活動、一次農家女居家養老服 務社的培訓課程、以及服務社參加的央視社區英雄的舞蹈拍攝活動。在訪談對象 方面,共一位社科院研究員、一位教授、農家女學校校長、人社部農民工工作司 司長、二位NGO 職員、一位民工子弟學校校長、一位民工子弟學校女教師、七 位家政工(服務員),共 15 位專家及行動者訪談。下表即整理簡明的行程安排與 訪談紀錄總表 : 1 「健行社」為一位民族大學的老師發起,成員主要是社會學、社會工作、人類學領域的社科院 研究員、大學教授、以及博士生組成。成立目的是為北京農民工子女的教育水平盡一份努力。能 參與組織是由房莉杰老師幫我引薦。 表1 :行程安排表 7/15 7/18

文档评论(0)

yanmei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