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广播稿—青年.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校广播稿—青年

学校广播稿—青年 青年,国家之建设者、民族之自强者、未来之描绘者。他们肩负着祖国的希望,承载着人民的重托,他们是一个国家永远向前、永远年轻的动力之源。   新青年即新时代之新力量。新青年必须具备新时代的品质: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胸怀以天下为己任的报国理想,必须敢于大刀阔斧、开榛辟莽,他们是新时代改革的号角和先锋。      提起新青年,回顾百年之前梁启超锻造近代中国之新青年的筚路蓝缕之功实有一番意义。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于学无所不窥,于论无所不及,是清末民初一代学术大师,同时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得力干将,被时人誉为言论界之骄子。他的思想和言论影响了清末民初的一代甚至两代青年人,使许多爱国青年走向正途,成为站在时代巅峰的旗手。   作为戊戌变法的宣传主将,早在戊戌年间,梁启超就看到了新民德、开民智、鼓民力关系到变法之成败,而青年的成材与否关系到国家之强弱盛衰。他提出的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远见卓识。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避地日本,先后创办了《清议报》和《新民丛报》,热情洋溢的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猛烈地批判了误国误民的封建专制,在当时国内风靡一时,销量上万册,深受广大青年学子之喜爱。1898年至1903年,梁启超先后发表了《爱国论》、《立宪法议》、《少年中国说》、,《积弱溯源论》等数十篇文章,洋洋洒洒百万言。   他以饱蘸热情之笔高唱自由之歌:民权自由之义,放诸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进而提出民 权救国。指出有民权则兵可以练,否则练而无所用也;有民权则财可以理,否则理而无所得也。此间,梁启超还依据西方之新学说、新思想,提出了国民与奴隶、朝廷与国家、国民与国家、权利与义务等4对新概念。他不遗余力的向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学子)宣传平等、自由之新思想、新理念。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一样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对此,1912年11月10日远在美国留学的胡适曾写到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使无梁氏之笔,虽有百十孙中山、黄克强,岂能成功如此之速耶!   梁启超笔锋常带感情,其文章思想丰富、文字隽永,对广大青年学子有着极强的吸引力。黄遵宪曾对梁氏之笔深为叹服,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正是梁启超那支富有感召力的笔如春风化雨,给正在专制黑暗中彷徨求索的广大青年点亮了一盏明灯,使他们化蛹成蝶,脱胎换骨为国家之新青年。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称赞:《新民说》诸篇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我彻底相信中国之外还有很多高等的民族,很高等的文明。当时的很多青年,如鲁迅等人都十分喜欢读梁启超的文章,说梁氏的文章能打动一般青年的心。郭沫若在《回忆少时》时曾说:二十年前的青少年换句话说,就是当时的有产阶级子弟无论是赞成或反对,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礼的。他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有力的代言者,他的功绩实不在章太炎辈之下。而在青年时代曾不问时事的辛亥革命元老谭人凤也承认梁启超启迪国人,功诚匪浅。   掬甘露以洒自由之苗,捧乐土以培文明之树。共产党人毛泽东、林伯渠、周恩来在青年时代也深受梁启超思想之影响。毛泽东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对《新民丛报》爱不释手,一边阅读一边批注,有时甚至可以整段的背出来,从此对民权思想深信不疑。林伯渠后来在回忆梁启超宣传民权思想时颇有感触:当时梁启超办的《新民丛报》,风行一时,他倡导的维新立宪学说,及对国内现状的尖锐批判,再加上从日译的欧美书报那里知道的关于民主政体的概念,确立了我的革命思想。1914年以后,梁启超渐渐淡出政坛,潜心学术研究和近代思想宣传。1921年,他受聘于南开大学,主讲《中国文化史》。在此期间,梁启超曾多次到南开演讲,叮嘱南开学子青年今日之责任,其重大百倍于他人,苟学校青年能人人磨炼其脑力,坚定之意志,倡为风气,普及全国,则诚国家无疆之福也。当时就读于南开的周恩来曾以学生记者的身份对梁启超的演讲认真作了笔录,并且牢记梁启超对青年学子的声声嘱托。1918年1月23日,周恩来论文联盟HTTp://wwW.LW在日记中曾写到:念到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如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辽阔立多时几句诗,我的眼泪快下来。忽然又想到任公做这诗的时候,不过二十七八岁,我如今已痴长十九岁,一事无成,真正是有愧前辈了。正是在梁启超的勉励和指引下,周恩来先后旅日赴法,寻求救国真理,并确立了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匡世救国之共产主义理想。 梁启超主张培养青年之元气,指出青年即从学校到社会是人生最危险的时代,要他们寻出一种高尚的嗜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