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翻译如何做到动静皆宜-策马翻译培训
翻译如何做到动静皆宜?
英语静态与动态转换主要体现在少用(限定式)动词而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倾向。
英语是屈折语,英语动词的使用受到形态规则的严格限制,一个句子结构通常只用一个
谓语动词,或者至多是几个动词并列作谓语。大量原来应该用动词表达的概念除了用非谓语 1
动词表达外,必须借助于动词以外的词类,其中主要是名词和介词,以及形容词和副词,名
词和形容词等可以由动词派生或转化而来。这种使用优势不仅降低了动词出现的频率,而且
削弱了动词所表达的意义,产生了动词的虚化和弱化,这就使得英语的表达呈现 “静态”倾
向。
与此相反,汉语不是屈折语,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的约束。在使用中,由于对动词的
约束不像英语那样死板,没有英语那样多时态,人称的变化,所以我们使用起来十分灵活,
方便。汉语同时也没有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之分,原形动词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
分,可以在句中多次连用,甚至重复,重叠,合成并用,这无疑会使汉语动态意味更浓。因
此汉语除了部分句子没有动词以外。大量的句子都不止使用一个动词,动词的优势必然使汉
语的表达呈 “动态”倾向。
1、英语的静态特征体现以及翻译对策
上面提到英语多用名词,介词,以及形容词等其他词类,结构表动态意义,因而句子显得虚,
静和抽象。在翻译过程中,就应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以适应汉语表达。
1.1 英语介词转化成汉语动词
英语中名词的大量使用与之相随的是介词(尤其of)也必然增多,名词优势造成介词
优势。介词是英语特有的常用词汇,有人甚至称英语是 “介词的与语言”英语常用介词短语
取代动词短语,以 “静”代 “动”。介词优势与名词优势相结合,使得英语静态倾向更为显
著。例如:
(1)The people are with him.
人民拥护他。
(2)He came to me with a smile.
他带着微笑向我走来。
1.2 英语名词转化成汉语动词
英语中很多名词都是从动词变化而来具有动态的意义,其形态变化相对简单。因此名词
化(nominalization)成为英语使用中的普遍现象。即所谓的名词优势于动词,所以,英译
汉时常需要把英语名词,特别是抽象名词转化成汉语动词。例如:
【策马翻译培训】收集整理
(1)He was a nonsmoker and a teetotaler.
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
(2)Vietnamese war is a drain on American resource.
越南战争不断地消耗美国的资源。
1.3 形容词副词转化成汉语动词
2
英语常用动词的同源形容词与弱化动词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动词的意义。如:
doubt——doubtful. Support——supportive 英语里表示心理和生理感觉的形容词以及其
他形容词也常常与弱式动词构成系表结构,表达相当于动词的意义。例如:
(1)I am doubtful whether she is still alive.
我怀疑她是否还活着。
英语中大量的副词在英译汉时常可直接译成动词如:up, down, in, out 等。
(2)Im afraid he is out, but hell be in soon.
恐怕他出去了,但是他很快会回来。
1.4 动词的弱化与虚化
英语里最常用的动词正是动作意味最弱的动词—to be 其多种形式must be , may be ,
should have been 等都缺乏动态感,再加上 “it”和 “there”与be 构成的句式,其静态
意味更加明显。除be 之外, have , become, feel 等也是常见弱式动词。
There was a tropical storm off the east coast of Florida.
一场热带风暴袭击了佛罗里达东海岸。
2、汉语的动态特征体现以及翻译对策
在汉译英时,也应适当考虑英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