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的平面新闻稿-PearlLamGalleries.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写的平面新闻稿-PearlLamGalleries

上海 重写的平⾯ 呈献⻩渊⻘、⻢可鲁、苏新平、谭平、陶轶、张健君、周洋明与朱⾦⽯的作品 展览⽇期 2017年3 ⽉12 ⽇⾄5 ⽉10 ⽇,星期⼀⾄星期⽇,上午10时30分⾄晚上7时 地点 藝術⾨,中国上海江⻄中路181号1楼 200002 上海—藝術⾨将荣幸呈献群展《重写的平⾯》,不仅探讨 “重写”这个在过去痕迹上创造新记号的动作, 更强调其⾃我更新的过程。展览将带来⼋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以书写、重写和拭除等隐喻的⽅式,来 展开各⾃的艺术语⾔。通过重写的语境,观者将⾯对艺术家们在创作中所经历的沉思、反思与蜕变,以 及在⽣活中不去预设任何终极性⺫标的态度。 重写是个漫⻓且连续的过程,也可视为个⼈对于物质性世界的紧迫回应,其急迫性源⾃于具体⽣命的短 暂,⽽重写则被视为艺术家们与于有限时间的对话。这个过程所历经的每个当下时刻,则同时是未定形 的、深刻⾃省的和激发⾏动的,可以说,在此,个体的重写被还原为⼀个个模糊和决定性的时刻。艺术家 是重写的平⾯的承担者,将这些散落的时刻重新聚集,⽽其所汇合的⼒量在有限性和流变之中成为⼀种 稳定的平⾯,在漫⽆⺫的和混沌中⽀撑着⼀种秩序。 ⻩渊⻘ (⽣于1963年)作画的灵感起源⾃书写,且中国书法深深融⼊⻩渊⻘的艺术实践中。浏览他画布 上线条的轨迹,犹如撰写中国的象形⽂字,扭曲、转向、标记或收尾都是受到传统⽂⼈画的启发,由于 绘画和书写共享相同的起源,观众们不得不思索这些⽆法辨识的涂鸦到底是⽂字还是图像。对⻩渊⻘来 说,绘画似乎没有完成的⼀天:借由不断在他旧的绘画上重新抹去或 “涂写”,艺术家维持着⾃我更新 和不断转变的状态。 回⾸⻢可鲁(⽣于1954年)过去⾄近期的⻛景绘画,观者可以发现他艺术转变的轨迹。作为⼆⼗世纪七 ⼗年代的⽆名画会的成员,⻢可鲁是少数利⽤印象派⻛格绘画的中国先驱艺术家之⼀。光和⾊彩的描绘 在他早期的⻛景系列中是最为显著的;1998年⾄2000年期间,⻢可鲁开始了另⼀名为《布鲁克林的威廉 斯堡》的系列,跟他七⼗年代充满表现⼒的笔触的⻛景画相⽐,更为理性和客观。 2006年,⻢可鲁以不 同尺⼨重新创作他的威廉斯堡系列,来缅怀这个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此地这⼏年已从废弃的仓库与⼯ ⼚区跃⾝成为前卫⼜时尚的艺术天地,充斥着画廊、咖啡馆和艺术家⼯作室。借由再次画起熟悉但却难 以辨认的社区,⻢可鲁再访了逝去的荒凉⻛景。 根据中国古代哲学,⼭⽔画应该经由⼼灵,⽽不是双眼来欣赏。苏新平(⽣于1960年)依此理念创造既 ⾮写实也⾮寓⾔的景观,⽽是以记忆中的图像或影⼦来描绘此灰⾊调的 “⼼象⻛景”。苏新平的创作阐 述了⼀段关于个⼈与群体历史的复杂关系,尤其隐涉中国都市景观沧海桑⽥之下所隐藏的创伤、⽀离破碎 的时刻以及潜在的环境问题。艺术家借由个⼈回忆来塑造⻛景绘画,试图在历史洪流前改写⾃⼰的故事。 观者应该从何了解⼀幅既不试图叙事,也不是纯抽象,⽽是 “抽象叙事”的绘画呢?对谭平(⽣于1960 年)来说,他绘画中的圆圈不再是个简单的形状,⽽是个苦痛的载体。其回朔于艺术家在医院亲眼看到 从⽗亲体内抽取出来的癌细胞,也逐渐成为他个⼈的标记。谭平以细胞作为他的灵感,专注于其 “扩散” 和 “延伸”的⾃由状态,好⽐于⽆意识地书写,但艺术家同时却有意识地将这些动作转换成具有结构的 图像。 准确和理性构图是陶轶(⽣于1978年)绘画的共通性。延续卡济⽶尔 ·⻢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和 ⽪特 ·蒙德⾥安(Piet Mondrian)两位⼤师的理念,陶轶喜好⼏何中的绝对顺序,因其在这个⽆常和混 乱宇宙中仍能保持真理。然⽽,艺术家在完美的⼏何构图上添加的⼏条扭曲⿊线,似乎暗⽰着世界中的 “不完美”,因为完美并不真正存在。陶轶绘画中的稳重画⾯从视觉美学主义上来说,也达到了⼀种崇 ⾼的境界。 时间的短暂突显了⽣命本质的深刻:物质会消逝,⽣命会凋零,但⽂化将久存。在张健君(⽣于1955年) 的⾏为艺术中,他 “重写”了《千字⽂》—⼀部古⽼的中国诗歌和中华⽂化的象征。书写的初衷也从个 ⼈实践转变为公共⾏为艺术;诗词也以在古代⽂本中不存在的标点符号和现代书法来 “临摹”。张健君 的⾏为装置也暗⽰着⾯对不断变化的⽂化和全球化世界下时间的流逝。 乍看之下,周洋明(⽣于1971年)绘画⾥的⼿绘线条可以描述为同质性的重复,但只有异质性的变化才 能捕捉到他作品的精神。尽管他重复的线条⼀笔⼀划地挨着彼此,仔细观赏每条细线,观者们能感受到 艺术家下笔时的呼吸、情绪和状态。通过重复画线的冥想修⾏,这⾏为同时纪录了艺术家的⽇常⽣活, 数千条整⻬排列的线条也成为他的记忆圣殿。 在朱⾦⽯(⽣于1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