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 7.1 沥 青 1 沥青的定义: 沥青作为一种憎水性的有机胶凝材料,是由多种有机化合物构成的复杂混合物。 2 沥青的物理性质: 形状:在常温下是粘稠状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 颜色:呈辉亮褐色以至黑色; 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粘结性、塑性和抗冲击性、耐化学腐蚀性,电绝缘体; 能溶解于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液。 3 沥青按产源分类 7.1.1 石油沥青 1 定义: 石油沥青是石油经蒸馏等工序提炼出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等)后的残留物,再经过加工而得到的物质。 2 石油的组分: 石油沥青是由多种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从化学上分析,沥青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氢; 从使用的角度出发,沥青的组分主要有油 分、 树脂和地沥青质。 3 油分、 树脂和地沥青质的作用 油分:是淡黄色至红褐色的粘性液体。 它是决定沥青流动性的组分; 树脂:为黄色至黑褐色的沾稠状半固体,它是决定沥青塑性和粘结性的组分; 地沥青质:是深褐色至黑褐色无定形固体粉末,它是决定沥青粘性和温度稳定性的组分。 思考:石油沥青的三大组分及其特性。石油沥青的组分与其性质有何关系? (1)油分。 油分为淡黄色至红褐色的油状液体,是沥青中分子量最小和密度最小的组分,密度介于0.7~1.0g/cm3之间。 在170°C较长时间加热,油分可以挥发。 油分能溶于石油醚、二硫化碳、三氯甲烷、苯、四氧化碳和丙酮等有机溶剂中,但不溶于酒精。 油分的多少决定了沥青的流动性。 (2)树脂(沥青脂胶)。 沥青脂胶为黄色至黑褐色粘稠状物质(半固体); 分子量比油分大(600~1000),密度为1.0~1.1g/cm3。 沥青中树脂含量增加,石油沥青的延度和粘结力等品质愈好。 石油沥青的组分与其性质的关系: 油分赋予沥青以流动性。 沥青树脂使石油沥青具有良好的塑性和粘结性。 地沥青质含量愈多,则软化点愈高,粘性愈大,即愈硬脆。 4 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 油分、树脂和地沥青质是石油沥青的三大组分;其中油分和树脂可以互相溶解,树脂能浸润地沥青质,并在地沥青质的超细颗粒表面形成树脂薄膜。 石油沥青的结构: 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周围吸附部分树脂和油分的互溶物而构成胶团,无数胶团分散在油分中而形成胶体结构。 根据沥青中各组分的相对比例不同,胶体结构可分为:溶胶型、凝胶型和溶凝胶型三种类型。 (1)溶胶结构。地沥青质含量较少,胶团间完全没有引力或引力很小,在外力作用下随时间发展的变形特性与粘性液体一样。直馏沥青的结构多为溶胶结构。 (2)?凝胶结构。凝胶结构地沥青质含量很多,胶团间有引力形成立体网状,地沥青质分散在网格之间,在外力作用下弹性效应明显。氧化沥青多属于凝胶结构。 (3)溶一凝胶结构:介于溶胶与凝胶之间,并有较多的树脂,胶团间有一定吸引力,在常温下受力变形的最初阶段呈现出明显的弹性效应,当变形增加到一定数值后,则变为有阻尼的粘性流动。 大部分优质道路沥青均配成溶~凝胶型结构,具有粘弹性和触变性,故亦称弹性溶胶。 5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1)防水性: 石油沥青是憎水性的胶凝材料,本身结构致密,不溶于水; (2)粘性: 粘性是指沥青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同时粘性也是沥青软硬、稀稠程度的反映;石油中地沥青质含量较多时,粘性较大;温度下降时,粘性较大。 (3)塑性 塑性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不破坏,除去外力后,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的性质。 沥青的塑性对冲击振动荷载有一定吸收能力,并能减少摩擦时的噪声,故沥青是一种优良的道路路面材料。 石油沥青的塑性用延度表示。延度愈大,塑性愈好。 延度测定是把沥青制成“8”字形标准试件,置于延度仪内25℃水中,以 5cm/min的速度拉伸,用拉断时的伸长度来表示,单位用cm计。 (4)温度敏感性:沥青的粘性和塑性的大小都与温度高低有很大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粘性降低,塑性增加。 因此,我们把沥青的粘性和塑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性能称为温度敏感性。 石油沥青中地沥青质含量较多时,其温度敏感性较小。沥青中含蜡量较多时,则会产生温度较高(60℃左右)时就发生流淌,在温度较低时又易变硬开裂。 在工程中使用时往往加入石灰石粉等矿物填料,以减小其温度敏感性。 (5)大气稳定性(亦称抗老化性):大气稳定性是指沥青长期在阳光、空气、温度等综合作用下,性能稳定的程度。 沥青的老化:是指沥青在阳光、空气和温度的长期综合作用下,渐渐失去粘性、塑性,而变硬变脆的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九章 沥青路面课程设计图.ppt
- 超高建设上风阻尼器.doc
- 学校信息化平台建筑初探.pdf
- 学习情境1 建筑工地围墙设计及施工.ppt
- 红外光谱在土壤有机质研究中的应用.pdf
- 氟碳涂料在杭州湾跨海大桥钢箱梁防腐工程中应用.pdf
- 智能微电网技术综述及应用前景.pdf
- 有机建设浅谈.doc
- 工程机械用涂料和其涂装施工技术.pdf
- 建设设计课程概说.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