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和巴西土地结构的变动 -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网.pdf

乌拉圭和巴西土地结构的变动 -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网.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乌拉圭和巴西土地结构的变动 -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网

拉丁美洲研究 2000 年第 6 期 独立后至 20 世纪初 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土地结构的变动 ——兼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韩  琦 主要观点 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在独立前就存在一批大地产主, 他们的地产所 有权可追溯到殖民地时期。独立后, 阿根廷发展了大土地所有制, 巴西的大地产制在 全国仍占主流, 乌拉圭殖民地时期的大地产一直延续下来。在生产关系上, 3 国农业 经历了从奴隶制到分成制和雇工制, 再到垦殖合同制或租佃制的转化。3 国的农业资 本主义发展基本上走了一条类似普鲁士式的道路。 关 键 词 南美 3 国 土地结构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 ( ) 作 者 山东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教授。 济南 2500 14   19 世纪, 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以大量未开垦 自由雇工和季节工。18 世纪下半叶, 阿根廷适应国 的处女地, 吸引了大批的外国移民和资本, 并以此为 外市场的需求,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周围发展起畜牧 基础发展成为世界农产品或经济作物的出口国。在 业, 主要是养牛业。开始时出口商品仅限于皮革和牛 发展出口农业的过程中, 它们均保留了大土地所有 脂, 后来又增加了咸肉。前者供应欧洲市场, 后者供 制, 但在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方面部分地实现了向 应巴西和古巴的奴隶食用。随着养牛业的发展, 阿根 ( ) 资本主义的转变 过渡 。本文拟对它们的土地结构 廷开始了土地集中的过程, 一些殖民官吏、军人和富 变动和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作一初步探讨。 商成了拥有大面积土地的牧场主。 1816 年阿根廷独立后, 养牛业得到进一步发 一 阿根廷潘帕斯地区的发展 展。19 世纪 40 年代, 为适应欧洲纺织业对羊毛的大 量需求, 养牛业逐渐被养羊业所取代。到 19 世纪的 阿根廷在殖民地时期的两个经济发展中心分别 最后几十年, 出口农业又得到发展, 阿根廷很快成为 ( ) 是西北靠近矿区的上秘鲁 今玻利维亚 及作为港 口 主要谷物出口国中的一员。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和首府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除连接两地的商路沿线 阿根廷政府采取了相应的土地政策, 以布宜诺斯艾 外, 其他地方的特点是人烟稀少和地区性自然经济。 ① 利斯为中心, 不断拓殖和开发潘帕斯地区 , 从而形 为鼓励殖民和定居, 西班牙当局采取了对殖民者实 成了阿根廷土地结构的基本格局。 ( ) 行“赏赐土地”分配“骑兵份地”和“步兵份地”的办 第一次“边疆扩张”从 19 世纪 20 年代的“永久 法, 但收效甚微。即使作为拉普拉塔总督辖区首府的 布宜诺斯艾利斯, 城市周围地区土地的分配也很有 ① 潘帕斯地区, 阿根廷特有的无树大草原, 基本包括 限, 不到现今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面积的 16。在殖民 布宜诺斯艾利斯、科尔多瓦、拉潘帕、圣菲、恩特雷里奥斯 5 者土地上劳动的是委托监护制下的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