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调查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调查报告.

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调查报告 李 丹,郑绍红 (西南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重庆 北碚 400715) 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素质是制约当地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贫困地区教师如何在基础薄弱、条件落后的环境下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人们把问题解决的希望寄托于教师培训上,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在民族贫困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的通知》2004-2008年)的通知》,启动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那么,如此高度重视下的培训工作运行状况如何?效果怎样?会存在何种困难?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云南省L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考察。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以个案访谈、集体座谈、观察、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形式,对云南省L县4个乡的6所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了走访调查。涉及当地汉、傣、拉祜、布朗、哈尼等5个民族近300余名教师、学生、家长和教育干部。在调查期间,我们还参与到正在进行的骨干教师双语培训中,完整地记录和观察培训的全过程,对培训者与受培训者进行深度访谈,充实调查资料。因此,本报告以本次骨干教师培训的38位教师访谈、问卷和观察记录为主要素材,以教育机构和学生访谈和家长访谈为背景资料,对当地教师培训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需求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以期能对贫困地区教师教育培训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L县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云南省L县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县,辖23个乡(镇)。截至2005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员工3802人,其中专任教师3402人(含学校领导班子179人,女教师1544人、少数民族2030人、党员766人;本科学历203人、专科学历1029人;高职67人、中职1078人)、行政人员61人、工人339人;代课教师、临时工787人,离退休人员661人(其中离休28人)。而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95%,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6%,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44%。 但在进一步调查后,我们发现这些表面令人满意的数据背后仍蕴藏着众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其一,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极低,教师素质不高,教师队伍普遍由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初、高中毕业生组成,还有大部分代课转正教师至今未进行师范类的系统学习;其二,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呈现“超编不够用”的结构性缺编现象,有的学校教师虽多,但英语和计算机老师却严重不足,音、体、美课程经常闲置;其三,教师包班现象严重,工作负担重,一个班主任教师可能要完成该班所有课程的授课工作,暴露出“所教非所学”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L县教师培训工作的实际状况 据教育局相关领导介绍,L县的教师培训在经费投入上长期不足,一般仅占学校公用经费的5%。而为了完成国家规定的培训任务,保证对所有教师的培训教育,县上灵活变通,让教师分摊部分培训经费,以常规的集体短期进修培训、骨干教师专项培训、教师自愿学历教育和校本培训等几种形式展开培训工作。 短期的集体大规模培训作为例行的培训任务,是通过县教育局师训办公室发文,由国家指定的教师进修校对教师进行的整体培训。这种培训是国家启动的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等各种培训方法,增加培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五)加强监督,完善培训环节 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教师培训问题,避免培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就必须加强监督,形成由培训者、受训者和培训监督机构所组成的三权制衡网络,建立教师培训的督导评价机制,完善培训过程。教师培训应该由互为补充的三阶段(前期设计、培训实施、后期工作)构成,这三阶段不可或缺,具体内容见下表: 表1 英国学校领导培训内容及流程 结合上表来反观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的现状,我们发现当前教师培训的后期工作环节也是非常缺乏的,因而,健全培训评价体系显得至关重要。这种评价不仅需在培训进程中不断收集反馈信息,更要在培训后进行跟踪调查;不仅需要对参与培训的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自评与他评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也要对培训单位的培训内容、教学方法、培训者素质、效果意见等方面进行评定。 作者简介:李丹(1983- ),女,西南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原理。 2 郑绍红(1977-),男,西南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原理。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obao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