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载荷工业级多旋翼无人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主题专项申报指引
大载荷工业级多旋翼无人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主题专项申报指南
项目一:无人机总体结构与气动性能优化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
1.目标任务
开展无人机气动布局设计技术、飞行动力学技术、无人机结构优化设计及轻量化技术、多旋翼无人机抗风设计技术研究;开展无人机总体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技术研究;实现多旋翼无人机快速设计系统设计,实现对无人机系统仿真模型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和多物理耦合仿真验证,提取关键影响参数并建立相应参数库,然后进行二次开发,最终建立一套快速设计方法,以提高对市场快速响应的能力。关键技术在大载荷工业级农业植保多旋翼无人机产品上应用示范,开发出国内一流或领先的产品。
2.考核指标
(1)有效载重量:有效载重≥20kg;
(2)机身减重设计:有效载荷比≤1.2;
(3)整机抗风设计:抗风能力≥12m/s(6级风);
(4)避障功能设计:避障物体直径≤50cm;
(5)高性能飞控系统:垂直方向悬停精度≤±0.1m、水平方向悬停精度≤±0.1m、姿态误差≤2°;
(6)相对传统设计技术,节约研发时间50%以上;通过仿真分析获取飞行三维数据,包括飞行状态下的气动阻力、升力、力矩以及力和力矩系数之间的关系,可获得最优的气动布局,有效载荷提升20%以上;通过优化设计,保证机身关键部位的强度和刚度,机身减重20%以上,关键技术在大载荷多旋翼无人机上验证;
(7)旋翼型无人飞行器多参数优化多目标约束的快速设计系统1套;
(8)具有云系统接入功能、实现无人机飞行远程报备和监管;
(9)开发出大载荷农业植保多旋翼无人机新产品,实现整机生产及应用示范2000套;
(10)发表文章EI/SCI 3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
3.经费设置
本项目市财政科技专项经费资助不超过500万元。自筹及配套经费与地方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4:1。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结合。
项目二:工业级飞行控制器和无人机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目标任务
研究面向多旋翼无人机一体化建模技术,研究空气动力学问题、柔性旋翼气动性能参数的测量技术和模型的测量和验证方法等,建立多旋翼精确的数学模型;研究多旋翼无人机姿态稳定控制技术、多旋翼控制算法仿真技术,采用先进控制方法,设计飞行多旋翼无人机控制率;研究传感器标定与校正技术;研究自主导航技术、航线规划、失控返航技术;设置禁飞区域,防止无人机飞入机场、消防、武警等区域;研究多旋翼主动避障技术;研究高精度GPS/北斗导航技术;研发地面站管理系统;研究无人机云系统;制定无人机接入云系统协议规范。
2.考核指标
(1)定位精度:垂直方向±0.1m,水平方向±0.1m;
(2)抗风能力达到12m/s(6级风);最大平飞速度大于6m/s;姿态误差<2°,8路PWM输出;
(3)飞行中能够躲避直径不小于50cm物体;
(4)具备至少一种接入云管理系统的数据链路;具有低空空域民用无人机飞行管理动态大数据云系统,可满足数量庞大的无人机群体的飞行管理;云管理系统能支持100万台以上无人机在线监管;
(5)禁飞功能区域设置;
(6)飞行作业时间、面积记录;自定义航点、自主航线飞行;定高飞行;
(7)低电压保护;失控返航、一键返航、双余度飞控,飞行数据实时显示;断浆保护功能(六轴及以上的机型);
(8)飞控技术水平国内一流或领先;申请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4项;制定无人机接入云系统协议地方标准(送审稿)1项;发表EI/SCI文章3篇以上。
3.经费设置
本项目市财政科技专项经费资助不超过400万元。自筹及配套经费与地方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4:1。
有关说明:要求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结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