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娄山关-.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忆秦娥·娄山关-

一、把上片的悲凉沉郁与下片的雄劲豪放融成一体; 二、明暗虚实巧妙结合——明写自然景物,暗写红军的革命精神,实写行军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虚写娄山关的激战; 三、以景传情,景情并茂——这首词所取景物逼真而又典型,极富表现力,极能传情,它以写景发端,以写景收束,感情浓烈,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四、既炼字又炼句,以此构成意境,深化主题——词中的“碎”、“咽”是炼字的范例,“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则是炼句的典型,它们都构成了典型的意境,深化了词的主题。 本词的艺术特点 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后的激越情怀。 综观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体现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才情和技巧。 其结构独特之处在于上阕沉郁;取冷色调下阕激昂,取暖色调;色彩及感情对比强烈,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伟大气魄。 板书 * 忆秦娥 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 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初期,王明等“左”倾机会主义者惊慌失措,仓促从事,既不作必要的政治动员,也未作一定的军事准备,在行动上搞大搬家,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军事上盲人瞎马,遇敌硬打硬拼,使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因此,当红军突破蒋军的第四道防线,渡过湘江时,历时仅仅两个月,即损过半。 1935 年 1 月,红军强渡乌江,攻占遵义。 在这里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左”倾机会主义在组织上和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从此,红军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局面,在战略上转入主动的态势。 1 月中旬,红军离开遵义,过娄山关,经桐梓,渡赤水,准备从川南的宜宾和泸州之间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此时蒋介石集结重兵,封锁长江,严守川黔边境,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计划,挥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桐梓。贵州军阀王家烈手忙脚乱,急调两个师凭险固守娄山关。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一役关系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的情怀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这首不朽之作。 * 课文理解之:上阕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西风正凛冽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娄山关地势很高,西风吹得猛烈,大雁在辽阔的天空中凄厉地叫着,寒霜满地,残月挂在天空。 *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雁的含义: 一是比喻信函。“鸿雁传书”“雁足传书”“雁尽书难寄”。 一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唐韦应物《闻雁》:“淮南秋雨夜,夜斋闻雁来。”宋严羽《闻雁》:“远客惊秋雁,高楼复异乡。” 月,在古典文学中简直就是故乡和团圆的代名词。 该句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那种紧张严肃的气氛生动地点染了出来。虽是景物描写,但景中有人,既曲折地表现了红军披星戴月、跋涉风霜的战斗生活,又含蓄地刻画了红军在艰苦的环境里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 *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写红军行军,并进一步强调了行军的时间和环境,强化了寂静、严肃乃至压抑的行军氛围,对词意起着承接与推进的作用 哪两个字最传神?为什么? 霜重月明,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简译; 3、点出该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怎 样的表达效果,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联系主旨) * 碎:破碎之意,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表现出在铺满寒霜的崎岖山间石径上,马儿不能放步奔跑,只能发出细碎杂沓的声音。而解放军马匹又少,更显马蹄杂沓,步伐零乱,突出了当时红军行军的艰难。 咽:呜咽之意,本指声音哽塞而低沉,军号声声沉郁低回这里形容在烈烈的西风中传来的若断若续、忽高忽低的军号声,犹如呜咽,显得悲壮深沉。“咽”写出了悲壮的气氛。此处的“碎”“咽”字除了客观描摹军号的声音外,还应包括作者的主观感受,(形容心境)。由于主观上对军事的担心,马蹄声才是破碎的,红军战士军号声,才会像是鸣咽, * 西风凛冽、雁声嘹唳、 霜华满地、残月如钩 感情:悲凉沉郁 诗人从听觉的角度着重写霜晨行军的情景,写红军进行娄山关的军事行动。它描写了行军途中的艰难环境,渲染出苍凉沉郁的气氛。 总结:上阕 * 思考 按照古代的诗词写法,下阕情感该是什么样的呢? * 上阕这四句写景,实则非自然之景,实是作者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