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激励路径的比较与选择 - 北大法宝.pdf

技术创新激励路径的比较与选择 - 北大法宝.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术创新激励路径的比较与选择 - 北大法宝

技术创新激励路径的比较与选择 1 2 雷艳珍 付国华 (1.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天津300000; 2.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人民法院,江苏苏州215000 ) 摘要:技术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完全由私人提供新技术,其供给将显著不足。为激励技术创 新,有两种途径:给私人分配产权或者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前者以专利制度为代表,后者以奖励制度为代 表。对两种制度进行比较,在批判专利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奖励制度并不优于专利制度。专利制度通过 自 我调适,可以有效克服其在运行中带来的问题,更好的实现专利制度的社会功能 。 关键词:技术创新;专利制度;奖励制度 中图分类号:DF43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945 (2012)03-0005-06 一、问题的提 出 二 、 两 种 路 径 的 产 生 农作物科技成果 “京科糯 2000” 经农业部国家农 作 有学者早在 1954年以海洋捕捞为例从经济学角度 分 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公告公布。甲公司于2008年 析了公共资源引发的问题。尽管海洋资源丰富且不会 枯 通过合法受让,取得该品种的科技成果权,独家开发该 品 竭,但渔夫的收入远比多数其他行业要少得多。海洋捕捞 种。 2009 年甲公司发现乙公司以另外名称销售 “京科 糯 行业的无效率起源于海洋资源的公共财产本质。公共资源 2000”玉米种子。甲公司认为作为该科技成果的所有人有 会引起众多参与者的争抢, “每个人都有 ”等于 “大家 都 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乙公司无偿使用原告的科技成果 已 没有” (Eerybody s property is nobody s property), [1] 不受规 经构成侵权。一、二审法院认为原告甲公司虽然取得科技 制的私人开发不会产生任何租金。Gordon 教授昀后得出结 成果权,但不能证明其已经取得植物新品种权,驳回了 原 论,公共资源引发的无效率可以通过将公共资源私有化和 告诉讼请求 。 将公共资源变为公有财产(public property )得到解决①。 这一案件以其他科技成果权纠纷立案,涉及科技 成 相关论述实际是经济学中的混合产品,在消费上 具 果权和植物新品种权。国家对技术成果进行评价并给予奖 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技术开发同公共资源一样具有消 费 励,这种权利本质上属于精神权利,具有公有产权的 性 上的非排他性,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因此,如果完全由私 质;而专利制度是技术成果私有化的产物。当前,多数 国 人来提供新技术,其供给将显著不足。按照 Gordon 教 授 家选择私权配置,或者以私权配置为主来构建本国的技术 的观点,为激励技术创新,产生足够多的技术成果,有两 激励体系。但一百多年以来,在两种激励路径何者更优的 问 种途径:给私人分配产权,或者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具 题上一直争论不休,即使在现代专利制度在世界各国不断得 体而言,以专利制度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制度釆用私权配置 到加强和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争论也没有停止 。 方式,专利权等知识产权是具有独占性的私有财产权, 是 北大法律信息网/ 北大法宝/ 给私人分配技术成果产权的代表。国家对技术成果所产 生 的效益进行评价并给予奖励,这种权利本质上属于精神权 利,具有公有产权的性质,是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 结 果。 三、两种路径的制度选择 在两种激励路径中,多数国家釆用了向私人分配技 术 成果产权的方法解决私人提供技术产品的无效率,专制 制 度即是代表。除此以外,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 设 计权为特定领域的技术成果提供保护。这些私有财产权 为 权利人提供一定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