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贡嘎山花岗岩中的流体包裹体面测试及其应力场 - 高校地质学报.pdf

新生代贡嘎山花岗岩中的流体包裹体面测试及其应力场 - 高校地质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代贡嘎山花岗岩中的流体包裹体面测试及其应力场 -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年 6 月,第 13 卷,第 2 期,344-352页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June 2007,Vol. 13, No.2, p. 344-352 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新生代贡嘎山花岗岩中的流体包裹体面 测试及其应力场分析 孙圣思,贾 东,胡潜伟,陈竹新,贾秋鹏,罗 良,李一泉,邓 飞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 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3 ) 摘要:贡嘎山花岗岩侵位年代距今12.8±1.4Ma,是平行青藏高原东缘大型活动左旋走滑断裂——鲜水河断裂展 布的同构造花岗岩。沿横穿岩体的川藏公路剖面和牦牛沟—塔公草原剖面采集了10个点的定向样品。利用费氏 台测试统计的流体包裹体面(FIP)产状数据显示,贡嘎岩体中的FIP主要是东西走向,倾角近于直立,推断贡 嘎岩体遭受了近东西方向的水平挤压应力,这与鲜水河断裂的左行走滑相吻合。显微激光拉曼分析和冷热台测 温数据表明,FIP中流体包裹体主要是NaCl-H O包裹体,可以划分两种类型:A型冰点温度-9.0~-8.2℃(盐 2 度11.9%~12.8%),均一温度为126.0~197.0℃;B型冰点温度为-4.7~-0.5℃(盐度0.9%~7.4%),均一温度 144.0~314.6℃。贡嘎岩体中的FIP记录了两期地质流体的填充作用,两期流体都表现出由高温高盐度向低温低盐 度演化的趋势。深入研究贡嘎山同构造岩浆作用及其与鲜水河断裂关系,对于认识青藏高原内部变形机制具有重 要科学意义。 关键词:鲜水河断裂;新生代花岗岩;流体包裹体面(FIP);古应力场;包裹体测温 中国分类号:P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93(2007)02-0344-09 列的一个术语。流体包裹体面代表了Mode I 裂隙 1 前言 (张裂隙),其优势方向垂直于最小主应力轴σ, 3   纵贯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鲜水河断裂带,是 统计分析FIP的产状可以确定特定构造热事件的 青藏高原东部一条现今仍在活动的大型平移断 古构造应力场,这种方法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 层。它以记录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 的(Kowallis et al,1987,1995;Laubach,1989; 大陆地块向东侧向滑移过程而倍受瞩目,中外地 Ploegsma,1989;Ren et al,1989;Gueguen et al, 质学家都进行了大量的运动学和构造年代学方面 1992)。测试FIP中的流体包裹体,可以了解其形 的研究(Allen et al,1991;Arne et al,1997;张岳 成的物理-化学条件,进而判断构造事件的期次 桥等,2004)。贡嘎山花岗岩沿着鲜水河断裂中段 及确定构造演化简史。 西侧平行于断裂带展布,该花岗岩体的成因与鲜   本文试图通过对贡嘎山花岗岩体中FIP的测试 水河断裂早期活动密切相关,并具有与鲜水河断 来探索花岗岩在侵位冷却过程中经受的区域应力 裂早期发育时空上的一致性,属于同构造花岗岩 场变化及受应力控制的流体运移和演化特征。作 (Roger et al,1995;王宗秀等,1997)。 者利用五轴定向台(费氏台)统计分析了贡嘎山   构造事件往往伴随着流体活动,流体包裹体 花岗岩体中FIP的产状,恢复了鲜水河断裂区域古 面(fluid inclusion planes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