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搜集与资讯组织--资讯策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讯搜集与资讯组织--资讯策略

學術傳播類型與新趨勢 莊道明 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 E-mail: tmchuang@cc.shu.edu.tw 民國93年11月6日 學術傳播路徑 知識傳播所需時間 知識傳播所需時間 找尋資料的途徑 以最省力原則,從身旁開始向外蒐集公開的資訊 瞭解每一種文獻的特性及檢索的方法 研究屬性 一手研究(First-Hand Research):以直接觀察或調查的方式加以研究,涉及到研究方法的選擇與使用的問題。 文獻類別 期刊審查制度 投稿出版之意涵 傳播原創性的知識 透過審查制度以區隔「值得」刊載與「不值得」刊載的內容 1752年英國倫敦皇家學會確立刊物的審查制度,依據不同專長會員,分別對投稿物進行審查。 學術出版功能 學術出版四個功能: 目前模式: 期刊出版具備上述功能 刊物審查制度 刊物守門人:編輯、編審委員、外聘專家 獨自審查:由主編一人決定篩選 編審委員:編審會議決定審稿者與決定是否刊載 外聘專家:因特殊專長需要尋求其他審查者支持 Refereed Journal (評審性期刊) 凡有建立評審制度做為論文篩選標準的期刊,均稱之為評審性期刊 多數嚴謹度高的評審性期刊,均有編審制度決定刊物審查流程 由審查委員會或外聘專家決定刊物的出版 部分掛名有評審的期刊,亦發生由主編一人決定出版的情況 何謂審查(仲裁者)? Refereeing:審查(仲裁)乃是學者專家協助編輯從事論文的審查,判斷該出版物的貢獻度,建議該論文是否適合在該刊物出版的過程。 Blind Refereeing: 匿名審查是投稿者在不知道審查者是何人情況下,所進行的論文評審。 Double-blind Refereeing:雙盲審查則是在審查人與投稿人都不知道雙方為何人下,所進行的論文評審。 Peer Review:同儕審查也是審查制度的同義詞,但常用在於獎助、升等事務決定上。 審查制度的目的 維繫學術標準:透過同儕審查維繫學術水準與出版品質 刊物品質管制:將未成熟、思慮不周延、論證有問題等論文淘汰 降低篇數:將好文章優先刊載,在有限篇幅下,選擇出該學術有興趣與有意義的議題。 評審制度的批評 信賴度有問題:兩位評審同意度低 無效性:評審者的判斷與被引用無直接關係 偏見:評審者常受到作者身份地位左右其判斷 無效率:審查時間冗長,延誤新知識的出版 個人損傷:新人常因經驗不足,遭受出版挫折與折磨 論文審查的標準? 論文審查標準各學科均不完全相同 一般共同的看法,一篇值得刊登的論文應該具備: 新穎:是否是最新的研究發現? 參考書目:是否包含最關鍵性的文獻? 可靠的研究方法:方法使用是否恰當? 相互矛盾:內文是否有相互矛盾、數字錯誤之處? 插圖與圖表:使用之插圖是否與文字相符?表格是否合宜? 退稿率(Rejection Rates) 以某時期(一年)的所有投稿篇數,除上被拒絕的篇數。 退稿率象徵一個學術刊物的競爭程度與學科穩定度 語言學20%、地質學22%、物理學24%、生物學29% 政治學84%、哲學85%、文學86%、歷史90% 人文社會學科退稿率遠高於理工學科 以退稿率做為刊物品質指標並不準確 對投稿者的建議 研究主題宜建立在主流領域 使用標準的研究方法與工具 避免重複他人的實驗或研究 避免資料受到質疑或威脅學科之價值典範 提供之資料能支持研究結論 顯示本研究是一個成功研究 謝謝聆聽、敬請指正 * 產學界的新伙伴關係: 學術資訊的傳播與應用研討會 研究開始 初步發現報告 研究結束 一般性演講的講義 國家/國際性研討會 私人通訊 資訊進步 對文獻清單進行研究 資訊式討論 口語報告 正式的進度報告 專利 開始撰寫初稿 論文草稿投稿 論文修改 小區域研討 特殊興趣團體會議 校外研討 小型非正式研討會 邀約式研討會 省市地區的研討會 期末技術報告 初稿流通 專利辦公室 期刊出版 複本流通 複本流通 期刊出版 複本流通 書籍出版 當期目次 其他索引性出版物 評論 技術報告資料庫 博士論文 論文摘要 一般計畫的簡訊 Adapted from Garvey, Lin and Nelson 1970, Lin, Garvey, and Nelson 1970, and Garvey and Griffith 1972 口頭報告 二次出版品與書目 書面報告 非正式討論 166 小時 徵詢或給予建議 -- 175 小時 準備與從事報告 -- 98 小時 論文寫作 -- 112 小時 參加會議 -- 143 小時 閱讀 -- 290 小時 閱讀 -- 263 小時 電子化通訊 傳遞知識 學習 準備中 -- 139 小時 Annual hours averaged across all R D professionals in non-acade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