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梅尧臣穷苦之吟异同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第6期 广西社会科学 NO.6,2008 (总第156期) GUANGXI SHEHUI KEXUE (Cumulatively,NO.156) 孟郊、梅尧臣穷苦之吟异同论 代 亮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071) [摘要】 孟郊、梅尧臣诗中的穷苦之吟主要包括仕途的失意和政治理想未能实现的苦恼以及生活的饥 寒贫苦等方面的内容。其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坚守儒家的道德人格,不同之处则表现在艺术风貌、情感基调 及由此反映出的人生态度上。这些差异的产生,与二者所处时代及文化背景、主体自身个性和生活境况的不 同等有着密切联系,从中也折射出唐宋诗风神以及唐宋士人在面对挫折时心态与精神追求的差异。 [关键词】孟郊 梅尧臣 穷苦之吟 异同 [中图分类号】 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08)06—0146—04 意即认为梅尧臣比贾岛更能继承并开拓孟郊“苦吟” 的诗风。此处欧阳修所言之苦吟,主要是指诗之内 中唐诗人孟郊以“苦吟”著称,元好问《论诗绝句 容和诗境的清苦。征之于实,孟郊、梅尧臣二人诗中 三十首》称“孟郊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而 存在着大量的穷苦之吟并无可疑,梅尧臣诗中有些 被称作宋诗“开山祖师”的梅尧臣,作品集中也有大 作品在风格上亦的确与孟郊相类。但由于二者所处 量吟咏穷苦的作品,其《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时代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主体自身个性和生活境况 谓“我吟困穷不可听,昼夜蚊蚋苍蝇声”(本文所引梅 的不同,即便同是穷苦之吟,其艺术风貌、情感基调 尧臣诗句均出自朱东润编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人生态度也有不少差别。在此, 年版的《梅尧臣诗集编年校注》——笔者注),《自咏》 本文拟对二人诗歌中的穷苦之吟作一比较,通过分 言“独有寒苦咏,可与前古兼”。梅尧臣的挚友欧阳 析其异同,或可部分窥见唐宋诗风神和唐宋士人在 修首先注意到梅尧臣与孟郊诗有相通之处,其《六一 面对人生挫折时心态的变异。 诗话》谓孟郊“平生尤自喜为穷苦之句”。同时,在 《秋怀二首寄圣俞》中欧阳修说:“诗老类秋虫,吟秋 声百种。披霜掇孤英,泣古吊荒冢。”而在《寄圣俞》 中,他又这样评论梅诗:“空肠时如秋蚓叫,苦调或作 孟郊、梅尧臣二人的“穷苦之吟”主要包括两个 寒蝉嘶。”在《太白戏圣俞》中,他说:“下看区区郊与 方面:一是仕途的失意和政治理想未能实现的苦恼; 岛,萤飞露湿吟秋草。” 二是生活的饥寒贫苦。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孟郊 前两首将梅尧臣作诗比作秋虫、寒蝉的嘶叫,第 与梅尧臣都关心国事,希望能匡时济世、有所作为。 三首则将自己比作李白,将梅尧臣归入孟郊贾岛一 据《百忧》一诗,孟郊“朝思除国难,暮思除国仇”(本 列,言下均认为梅好为穷苦之吟。而在《读蟠桃诗寄 文所引孟郊诗句均出自华忱之梭订、人民文学出版 子美》一诗中,欧阳修明确地将孟郊与梅尧臣联系在 社1995年版的《孟东野诗集》——笔者注),而在《劝 了一起,诗日:“郊死不为岛,圣俞发其藏。患世愈不 学》一诗中,他又以“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自励; 出,孤吟夜号霜。霜寒入毛骨,清响哀愈长。”言下之 梅尧臣曾作《孙子注》,希望能骋马边塞,建功立业。 [收稿日期]2007—12—06 [作者简介]代 亮(1980一),男,山东潍坊人,南开大学文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 146 代 亮/孟郊、梅尧臣穷苦之吟异同论 从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中不难看出,他们都具有强烈 并无二致。 的社会责任感。但二人的科举和仕宦之路都坎坷不 虽然志向难酬,又深受贫寒饥饿之苦,但孟郊与 平,孟郊40岁时应举,46岁方中第,50岁时才得县 梅尧臣都秉承儒家的“君子固穷”及“士穷不失义”之 尉,旋又去职;后又短时间地担任过一些底层官职。 德,可谓身贫志坚。孟郊《怀寄》说:“志士贫更坚,守 梅尧臣亦郁郁不得志。欧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