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诗的概况
* 杜 牧 (803~852) 為人剛直有奇節,曾指時弊,深憂藩鎮、吐番的驕縱,後果言中。 其詩風骨遒上,豪邁不羈,文尤縱橫奧衍,多切經世之務,在晚唐成就頗高,時人稱其為小杜,以別於杜甫。 * 《泊秦淮》、《清明》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李 商 隱(約813年— 約858年) 晚 唐 最 傑 出 的 詩 人 , 是 唐 詩 發 展 歷 程 中 的 最 後 一 個 高 峰 。 詩 歌 題 材 廣 泛 , 內 容 深 刻 。 寄 寓 身 世 之 感 的 抒 情 詩 , 在 他 的 詩 集 中 佔 了 相 當 大 的 比 重 。 與 杜 牧 並 稱 「 小 杜 李 」 。 * 自傷生平 經歷甘露變,經歷牛李爭,在遇不遇之間,他完全體會那種將時機無法掌握的悲哀…… 貧病交迫、懷才不遇,又遭遇朋黨爭鬥的災禍,詩人一生卻是寂寞 悲慘。寂寞悲慘的文人何其多?李商隱卻一直超脫不出來 ...自傷生平是李商隱的一大特色。 李商隱是晚唐唯美文學的健將,也是中國詩史上最是唯情的詩人,因為他唯情,不能理性地去處理人生,所以就注定他悲劇性的一生。同時也因為他的唯情,才造就了他那些令人低迴再三的詩篇。 * 《 錦 瑟 》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結論 * 初唐詩歌尚未掃清齊、梁詩風的影響,但【四傑】和陳子昂的詩歌為詩壇帶來了剛健清新的氣息;五七言律詩也出步定型。 盛唐詩歌成就最高,李白的詩歌雄奇飄逸,杜甫的詩歌沉鬱頓挫,是盛唐詩壇的高峰;高適、岑參以邊塞詩揚名;孟浩然、王維以山水田園詩著稱。 * 中唐詩歌在盛唐詩歌的基礎上變化生新,湧現出眾多的流派。大曆詩人追求閒靜淡雅的境界;白居易提倡反映民生疾苦的新樂府詩,韓愈、孟郊開創了奇崛險怪的新風格;柳宗元與劉禹錫也各具特色。 晚唐詩點染了感傷的色彩,杜牧、李商隱的詩歌技巧純熟,韻味雋永。 * 潼關吏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要我下馬行,為舉指山隅。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備長戟,千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 《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 《登樓》 客:杜甫自指。 萬方多難:指吐蕃之亂。廣德元年十月,吐蕃曾攻陷京都,代宗逃至陝州,吐蕃立廣武郡王承宏為傀儡皇帝。後來郭子儀收復長安,代宗回長安復位。這年十二月,吐蕃又侵佔了松、維、保三州(都在四川省)。劍南西川節度使高適不能救。 錦江:是岷江的支流,由四川郫縣經成都西南。來天地:來自天地。 玉壘:山名,在成都平原的灌縣西北,距成都百餘里。山下有玉壘關(也叫七盤關),是西蜀通往吐蕃的要道與軍事要衝。 * 《登樓》 北極:北天極,又名北辰。終不改:北極的位置是永不改變的,比喻朝廷不可動搖。西山寇盜:指吐蕃。這一聯是對吐蕃的警告,意思是說吐蕃想推翻唐室是不可能的。 後主:指劉禪。因稱劉備為先主,故稱劉禪為後主。 還祠廟:還是享有祠廟。後主祠廟,在成都南郊。這句意思是說,像蜀後主這樣昏庸亡國之君,本來不應享有祠廟之祀,但由於先主劉備和武侯諸葛亮治蜀方,民受其惠,人民不忘舊德,也附帶給後主有祠廟,今大唐德澤比蜀漢久,皇上也總比後主好,即使萬方一時多難,也不會就此亡國。 * 《登樓》 《梁甫吟》:亦作《梁父吟》,漢樂府《楚調曲》名。《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杜甫此句的《梁父吟》,指《登樓》詩,寫其當這萬方多難之秋,正是用人之際,而自己卻濟時無路,報國無門,只能像躬耕隴畝時的諸葛亮一樣,登樓吟詩,抒發悲憤而已。 * 《登樓》賞析(一) 這是一首感時撫事的抒情詩。唐代宗廣德二年(七六四)春暮,詩人從梓州回到成都,登樓有感而作。 首聯突兀峻拔,籠罩全篇,語句倒裝,更見筆力。頷聯寫登樓所見,語壯境闊,即景寓情,感慨萬千,是千古不可多得之句。 * 《登樓》賞析(二) 頸聯寫京城收復之喜與吐蕃侵擾之憂,愛國憂民之心,一齊湧到筆端。 尾聯就登樓所見古跡(後主祠廟),感時吊古,寄托遙深,既吊蜀漢覆亡,又以借諷代宗,而詩人澄清天下之志,淪落天涯之感,曲曲折折,從弦外傳來,一唱三嘆,令人回味無窮。 *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