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家国同构_观念的形成_实质及其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家国同构_观念的形成_实质及其影响

第 4 卷  第 2 期 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ol 4  No 2 2003 年 6 月 JOURNAL OF BEIHUA UN IV ERSIT Y ( Social Sciences) J un. 2003 “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 、实质及其影响 舒 敏 华 ( 吉林师范大学 研究生处 , 吉林 四平 136000) 摘  要 : 家与国的同构状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 它是中国古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 产物 。反过来 , 由此产生的 “家国同构”观念不仅未能促进家与国的良性互动 , 反而使两者拉 开了距离和走向对立 。同时 , 它还将出于自然之情的孝与忠互相结合 , 要求臣民对君主不仅要 作理性上的绝对服从 , 而且还要作感性上的父权认同 , 使其政权的 “合法性”变得更加牢靠 。 最后 , 它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在倡导民主政治的今天 , 匡清旧义 , 对 这一观念作清醒的认识不无现实意义 。 关键词 : 家国同构 ; 文化心理结构 ; 忠孝 ; 情感认同 中图分类号 : D6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 5101 (2003) 02 - 0032 - 04    政治 、经济是构成社会的二个基本因素 , 其 一 、“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 中 , 经济是许多事件得 以最终解释的终极原因。 古代社会以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 , 以及包括建立 “家国同构”作为一种古代主流文化认同和接 在此基础上的封闭的政治系统和以此相适应的单 受的思想观念 , 它的出现可追溯到很早以前 , 最 一的社会意识形态 。正是这种简单的社会结构凸 迟在西周初年就已出现是没有问题的。古代的礼 显了家庭的社会地位及其重要性 , 这与现代社会 制常常被追溯到周公那里 , 而西周最重要的礼制 有很明显的区别 。现代社会复杂而多元 , 重要特 之一是宗法制 , 它的实质是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 征之一是存在各种社会组织 , 如经济组织 、政治 组织 、社团组织 以及各种协会之类的中介组织 。 来确立政治关系 , 君臣关系往往就是父子关系 。 这些既是沟通家与国的桥梁和纽带 , 又使得现代 换句话说 , 孝和忠在这里是合一的 , 这是 “家国 社会整合方式和渠道多元化 。工会 、共青团、政 同构”观念的本质 内涵 , 吕美泉认为 《周易》中 的 “家人卦”有由家及国的思想[1 ] , 《诗经》中也 党等组织系统都是强有力的整合渠道 。政治权威 出现了家与邦连用的 “家邦”一词[2 ] 。《尚书 ·洪 的渗透和影响的多渠道化特征分散了单个家庭的 负荷 。而古代社会则是以家庭为圆心 , 家族和国 范》说 : “天下农民父母 、以为天下王”。后来的 孔子也曾说 “夫子之得邦家者”,[3 ] 总之 , 到秦汉 家是仅有的两个起决定作用的组织系统 , 缺乏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