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2009-2_A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50分) 得分:_________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 B.物质可以认识
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客观实在性
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
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 ( )
A.客观存在的
B.由神或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
C.人的意识创造的
D.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构成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的区别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是指( )
A.不需要任何条件
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
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
A.量和质的相互转化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D.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时间和空间是( )
A.物质的两种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新事物是指( )
A.最近新出现的事物
B.为统治阶级所认可的事物
C.为群众所欢迎的事物
D.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事物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 )
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
A.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世界件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辩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真理是指( )
A.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B.多数人对同一事物的共同认识
C.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D.对人们有用的认识
实践的主体是( )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