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鼓王――高向成》阅读理解.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塞鼓王――高向成》阅读理解

《安塞鼓王――高向成》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安塞鼓王――高向成 央视国际 他是陕北的一个普通农民,一生对腰鼓近乎着魔。他是安塞腰鼓的代表人物,却一度以捡破烂为生。 他在童年时就被老师视为腰鼓的传承人,可如今他却苦苦寻找满意的继承人。 今年72岁的高向成是陕西安塞腰鼓的代表人物,在当地被称为“鼓王”,是安塞腰鼓绝技的保持者。他擅长的传统打法有鹞子翻身、三脚不落地、猛虎翻身和猴子拜观音等。 高向成从小就对腰鼓情有独钟,八岁起拜村里一位老人为师学习打腰鼓。家境贫寒的他过早地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但无论刮风下雨,不管劳累疲惫,他总能在激昂的鼓点和舞动的身体中找到乐趣。兴趣加刻苦使他练就了一身腰鼓绝技。就算在陕北战乱连年灾荒不断的年月,高向成也能在耕作之余集合起村里、附近的后生们,挎起腰鼓,把心中的激愤和希望化作一段段鼓曲。 “文革”期间,高向成和很多人一样,只能偷偷在自家的小窑里拿出小花鼓,轻轻地敲上几下过过瘾;或是擦擦鼓锤,摸摸红色的流苏,寄托他对腰鼓那份割舍不下的热爱。改革开放使安塞腰鼓重新焕发了生机,腰鼓手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高向成也再次挎起了他闲置多年的腰鼓,成了好几个腰鼓表演队的“领军人”。小小的腰鼓从陕西打进了北京,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1997年香港回归的盛典留下了老人矫健的身影和铿锵的鼓声。2000年德国举办的“柏林亚太周”文艺晚会上,老人带领的腰鼓队以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场内观众的阵阵掌声。 2006年高向成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大师”,2007年又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人”。 高向成的安塞腰鼓凝聚了中国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但由于后继无人,安塞腰鼓正面临着传统打法失传的危险。把腰鼓的手艺代代传下去,让安塞腰鼓永葆青春,是老人最大的心愿。 1.联系上下文,解释第一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着魔”“一度”的意思。 着魔:___________________ 一度: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高向成打腰鼓都有哪些绝技。他的这些绝技是怎样获得的?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用叠词写高向成在”文革”期间“偷偷”“轻轻”“擦擦”“摸摸”小花鼓,这些词语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1997年到2007年,高向成取得了荣誉。面对这些荣誉,高向成想些什么?你能体会他心里的真实想法吗?结合文章句子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安塞腰鼓》一文侧重于写一群人,本文写的是一个人。你认为两篇文章还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案在本期找)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