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养成去做一件事习惯.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慢养成去做一件事习惯

慢慢养成去做一件事习惯编者按:这次,与我们对话的是,在这届放胆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五位少年。他们凭借着非凡的才华和智慧,从众多的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代表了当下学生写作的真实状态。我们组织了这样的对话,虽然话题并非仅仅限于作文,但关于生活、阅读、思想的议论,却是作文永恒的命题。通过对话,我们希望,能够更真切地触摸到你们在作文背后的心灵;我们也希望,你们从中能够得到或多或少的关于作文的启示,让笔下的文字,也鲜活起来。 新作文:还是先从这次获奖的文章说起吧,《一起舞吧》中透露出来的对青春期特有的情感的感怀与追念,能否说是你的情感信仰呢? 陈梓睿:其实按照不科学的说法,我应该算是一个感性的人。所谓“青春期特有的情感”,其实只是无以言喻的迷茫。也就是说走过了这段路,懂得当时的世界有多美好,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所描述的一样,只是“当局者迷”而已。所有人都会经历这一段情绪,只是每个人看到的镜子都会折射出与众不同的一面,每个人的世界部是不一样的。与其说这是情感信仰,不如说这是每一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情感需要安放在心中默默回味。我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 新作文:我理解你的“默默回味”是内心里的情感“酵化”,其实,这是写作之前的必须,这种行为对于一个写作者应该是自觉的。我想问,这(也包括写作)对你有什么影响?再追溯一下,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 陈梓睿: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是从韧一开始的。因为新年收到一本365页的日记本,于是产生要写日记的念头,然后渐渐养成记录所想的文字的习惯。慢慢地学会沉淀,把思想升华,不再只是随随便便的畅所欲言,从此算是走上所谓“写作”的道路。要说影响的话,其实也就是让我在学校里小小的出了名,满足一下我那不正确的虚荣心。其余的影响,我觉得就是让我慢慢养成去做一件事的习惯。 新作文:谈谈你的阅读吧。 陈梓睿:没有什么固定的喜好,应该可以用“来者不拒”来形容了,基本上什么都看。有人说喜欢青春文学的一定不喜欢哲学,我喜欢《195―2005夏至未至》,我也喜欢《生活在别处》,这没什么矛盾。 新作文:它们对你的写作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陈梓睿:我喜欢很多作家,卡夫卡在我的视角中烙上了深邃;周国平为我开创了新的思想深度;落落华丽的文字让我莫名地感动……这些东西并不是表面的显而易见的,虽然它们看不见摸不到,但已深深植入你的身体中。有些思想是溶化在血液里的,不时看看,仿佛觉得若有花纹。而久而久之,已成为习惯,无可替代。 新作文:阅读面挺广的。对现在所谓的“80后”、“90后”作家有什么看法? 陈梓睿:低龄写作已经成为很自然的现象。我认为有想法就要写出来,这很正常。写作没有年龄的差距,只要用心沟通。所谓的“80后”、“90后”,其实只是用一种符号来划分一类人。我觉得,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一代人感受的世界和以往的青少年完全不同。有的时候,他们需要面对的远远不止来自于四周的压力,还有孤独的恐慌。写作也许是一种宣泄,也许是一种表白,也许只是一种涂鸦,但这些都是他们的真性格。 2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