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致富商机野生蓝莓出深山
致富商机野生蓝莓出深山2007年七月的一天,一大早,吉林省抚松县松江河镇的赵龙福就进山了,每年到了七八月份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在这个月,他几乎天天要进山。
今天记者跟着他一起进山,找一种当地野生的小野果,不一会,赵龙福就发现了目标。
赵龙福:“这个现在它没熟透,熟透(之后),弄个簸箕,簸箕往里面一放,这么一扒拉,它都掉下来了,掉簸箕上了,然后把那个树叶一拨,把剩下的倒筐里去。”
他摘的这种野生小果当地人叫做都柿,每年的这个时候,当地的村民都会采摘这种野生的小果子,抚松县地处长白山的脚下,这种被当地人叫做都柿的野生小蓝果,其实就是平时我们熟悉的 “蓝莓” ,野生蓝莓成熟的季节,有很多的村民上山采摘,而 且那年年如此。
赵龙福:“就是走的越远人去的越少,人去的越少,它不是就采的越多吗,这越近走的越近,人都去,你就采不着了,是不是。”
村民每天一大早上山,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最多一天能采一二十斤的蓝莓,由于这种野生的蓝莓果集中的成熟期在一到两个月之间,但是价钱卖得很高,所以很多的村民都在七八月份抢摘野生蓝莓果。
赵龙福:“发现就一片,发现不了就拉倒,反正现在就说是知道的地方吧也就那么几片,大伙儿也都知道。”
王向东:“听说这玩意对人体吃了有好处, 这玩意他们说在大城市超市都三四十块钱一斤,在国际就更贵了。”
这种蓝莓果有外地客商来收购,卖到了十几块钱一斤,这种不用本钱的好生意让村民们趋之若鹜,但是最快的快手一天也摘超不过二十斤,即使能买那么高的价钱,没有数量也是白搭,但是就在同一个县城的兴参镇,却有一个人一天就能采摘成百上千斤的蓝莓,因为量比较大,他的蓝莓都囤积在冷库里,这个人就是兴参镇的宋庆利。
宋庆利:“因为蓝莓不易储存,运输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呢,只有把它冻起来以后,才能方便储存和运输。”
宋庆利是抚松县兴参镇人,原来在镇里的一间小学教书,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却突然辞职了,紧接着,宋庆利做了一件让大伙更加费解的事,他一个人搬到镇边上的小山头,在山头搭了一间房子住了下来,几个月都不下一次山,村民看着都觉得他行为怪异。
秦立国:“老百姓都觉得他傻,精神不好,都那么寻思。”
原来一次宋庆利在网络上偶然看到蓝莓的市场前景很好,而且这种浆果在国外很紧缺,他知道抚松县的山林有这种野生的蓝莓果,打听之后,知道收野生蓝莓的市场价格在十几元一斤,但是毕竟是野生的,数量越来越有限,明明知道蓝莓的市场行情好,却苦于没有资源,这时他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种野生蓝莓能不能尝试人工种植呢?
宋庆利:“因为咱们这个长白山地区呢,有野生资源,说明这个物种可以存在,可以生活,咱们种完人参的土壤呢,几乎都是酸性的,所以这个地理环境就决定了可以种这种蓝莓。”
宋庆利就在小山头做起了试验,但是实验是艰苦的而有痛苦的,谁也没有想到,他这一待就是六年的时间。
宋庆利:“自己在那儿做饭,点那小蜡头,大多数的时间我晚上都在看书。”
可是野生移植下来的蓝莓能活着越冬的很少,就算活下来的蓝莓,也并没有结出果实,宋庆利到处寻找专家,通过多方了解后,知道了有一种美国的蓝莓苗可以人工种植,问题是这种苗却不一定适应长白山的自然环境,他经常跟县里农业局的张宗君等同志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张宗君:“它要求的土壤呢,一个是要酸性,偏酸性,PH值呢,在4.1到4.8之间最好,最合适了,再一个呢,它必须要求土壤疏松、湿润,但不能滴水。”
他们把美国的种植蓝莓苗与长白山野生的蓝莓苗嫁接后,又经过两三年的培育,终于在第六年的时候培育出了人工种植的蓝莓苗。
宋庆利:“这个一亩地大概需要500到700株苗,每株苗呢大约在十几块钱,它一亩地呢,大概可以产到一两千斤鲜果。”
他包了一百亩地开始大面积种植新培育的蓝莓,一年后,他的一百亩蓝莓地接了果,能结出一千多斤蓝莓,但是他也遇到了问题,蓝莓卖给收购商,种植的成本很高,所以想要真的从蓝莓那里得到好效益,就必须自己进行加工处理,但是现有的蓝莓产量又没有必要建厂房,宋庆利面陷入两难的境地。
就在宋庆利遇到瓶颈的时候,同村的秦立国找到了他。
秦立国跟宋庆利是多年的邻居,看见宋庆利种的一百多亩地,于是就常上山来看看。
秦立国:“光听说咱也不信啊,到市场上去打听打听,问问这个果多少钱一斤,那个产品多少钱,去打听打听。”
他到市场上偷偷打听蓝莓的价钱,这一问吓一跳,秦立国有点动心了,想到自己也可以种植蓝莓,因为在兴参镇,人们都以种植人参为主要产业,可是一茬人参种上五到六年以后就不能再种了,村民都在种过人参的田地种点玉米,大豆之类的传统农作物。
秦立国:“就是人参刨完以后,这个地就不能用了,不能再种人参了,就开始种苞米,种豆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