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公堤(西湖梦寻.卷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公堤(西湖梦寻.卷三)

苏公堤(西湖梦寻.卷三)杭州有西湖。颍上亦有西湖。皆为名胜,而东坡连守二郡。其初得颍,颍人曰:“内翰只消游湖中,便可以了公事,” 秦太虚因作一绝云:“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身至有西湖。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后东坡到颍,有谢执政启云:“入参两禁。每玷北扉之荣;出典二帮,迭为西湖之长。” 故其在杭,请浚西湖,聚葑泥,筑长堤,自南之北,横截湖中。遂名苏公堤。夹植桃柳,中为六桥。南渡之后,鼓吹楼船,颇极华丽。后以湖水漱啮,堤渐凌夷。入明,成化以前,里湖尽为民业。六桥水流如线。正德三年,郡守扬孟瑛辟之。西抵北新堤为界,增益苏堤,高二丈,阔五丈三尺,增建里湖六桥,列种万柳。顿复旧观。久之。柳败而稀,堤亦就圮。 嘉靖十二年,县令王?令犯罪轻者种桃柳为赎,红紫灿烂,错杂如锦。后以兵火,砍伐殆尽。万历二年,盐运使朱炳如复植杨柳,又复灿然。迨至崇祯初年,堤上树皆合抱。太守刘梦谦与士夫陈生甫辈时至。二月,作胜会于苏堤。城中挂羊角灯、纱灯几万盏,遍挂桃柳树上,下以红毡铺地,冶童名妓。纵饮高歌。夜来万蜡齐烧,光明如昼。湖中遥望堤上万蜡,湖影倍之。箫管笙歌,沉沉味旦。传之京师,太守镌级。 因想东坡守杭之曰。春时每遇休暇。必约客湖上,早食于山水佳处。饭毕,每客一舟。令队长一人,各领数妓,任其所之。晡后鸣锣集之。复会望湖亭或竹阁,极欢而罢。至一、二鼓。夜市犹未散,列烛以归。城中士女夹道云集而观之。此真旷古风流。熙世乐事,不可复追也已。 【作者简介】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山阴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7),卒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张岱出身于仕宦家庭,早年过着丰衣足食、呼朋唤友、斗鸡走马的奢华生活。明朝灭亡清朝取而代之后,张岱的生活也发生了逆转。从此避居山中。开始过一种布衣蔬食的平民生活。 【注释】 菡萏:荷花。 葑:芜菁。 圮:毁坏,坍塌。 ?:附耳在外的鼎。 镌(juan):官吏降级。 晡:申时,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三点至下午五点。 【赏析】 这是一篇描叙苏公堤变迁的游记佳作。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记述。一、二段借诗从侧面描绘了颍水的总体风貌。开篇,交代当年苏东坡在杭州、颍州管理二郡的美好时光,为下文抒写苏东坡在杭州的逍遥生活作铺垫。三、四两段记叙苏堤几朝几代的变迁,“南渡之后,鼓吹楼船,颇极华丽”以下几句。写西湖之景。突出当年西湖景色的繁丽诱人。这秀丽的湖景引来历朝郡守县令太守对它的修缮,这使人不禁联想起当年苏东坡在西湖的风雅生活,第四段比较具体描绘太守刘梦谦与士夫陈生甫等人在万历二年二月“作胜会于苏堤”,“城中挂羊角灯、纱灯几万盏,遍挂桃柳树上,下以红毡铺地,冶童名妓,纵饮高歌。夜来万蜡齐烧,光明如昼。湖中遥望堤上万蜡,湖影倍之。箫管笙歌,沉沉昧旦”的盛况。结果乐极生悲,消息传到京城,竟然使太守受到了降级的处分。可见西湖景致所具有的致命诱惑。第五段回想起苏东坡在杭州当太守的日子,春天的时候每次遇到休假闲暇,苏东坡一定会邀约客人到西湖上去,在湖上某个山水佳处吃饭,饭后让每个客人乘一条小舟,各领几名歌妓,随着湖水飘荡。下午又鸣锣召集湖里的客人,又到望湖亭或竹阁里嬉闹,极欢才散。至“一、二鼓”时才“列烛以归”,结果招来“城中士女夹道云集而观之”,形成当时杭州城里一道令人艳羡的风景线,成就了一段“旷古风流”。作者对西湖的景物描写,点面结合。层次清晰,色彩如画,宛若在眼前。 综观全文,作者对西湖的叙述,略中有详,重点突出。联想、比喻、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等多种手法的参差交错、灵活运用,使西湖的美丽景观更加令人神往。文章文笔简练,寓情于叙事写景之中。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无限怀想之情。 【练习】 1 解释下列词语, ①漱啮: ②凌夷: ③迨至: ④熙世: 2 作者记叙历朝历代的杭州地方官对西湖的修缮,用意何在? 3 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城中挂羊角灯、纱灯几万盏,遍挂桃柳树上,下以红毡铺地,冶童名妓,纵饮高歌。夜来万蜡齐烧,光明如昼。湖中遥望堤上万蜡,湖影倍之。箫管笙歌,沉沉昧旦。”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参考答案】 1 ①漱啮:指湖水侵蚀。②凌夷:被湖水冲垮。③迨至:等到。④熙世:兴盛的朝代。 2 从侧面很好地烘托渲染了西湖的美景是多么令人无法割舍。 3 略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