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及古诗词阅读训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外文言文及古诗词阅读训练

课外文言文及古诗词阅读训练文言文 一、涸泽水蛇 泽涸①,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者;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也。”乃相衔负以越公道。人皆避之,曰:“神君②也!” (节选《韩非子 [注释]①泽涸:池塘水干了。②神君:神的尊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蛇将徙( ) ②子行而我随之() ③子行而我随之() ④人以为蛇之行者耳() 2.文言文中“以”主要有A.因为;B.连词,相当于“而”;C.介词,把、拿等意思。请分别选出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 ①负我以行() ②人以我为神君也() ③乃相衔负以越公道() ④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3.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子行而我随之B. 人皆避之 C. 子将安之D. 默而识之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皆避之,曰:“神君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楚王问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 ②引商刻羽( ) ③杂以流徵( ) ④是其曲弥高(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可用哪个成语来概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还可以用来比喻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孔子困陈蔡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 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藜羹不斟( ) ②得而爨之() ③攫其甑中而食之( ) ④谒孔子而进食( ) ⑤向者煤炱入甑中( ) ⑥所恃者心也(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孔子穷乎陈蔡之间( ) ②所恃者心也() ③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 ) ④谒孔子而进食(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所述之事被后世用一个典故来概括,请说出这个典故,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典故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简洁的话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澄子亡缁衣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缁也,以?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宋有澄子者,亡缁衣() ②见妇人衣缁衣() ③援而弗舍,欲取其衣() ④子不如速与我衣() 2.翻译下面句子。 以?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本文,你有什么体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