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谐振开关技术
内容提要与目的要求
第一节概 述
第二节谐振电路工作原理和开关损耗
第三节软开关电路的分类
内容提要与目的要求
掌握基本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原理
。理解软开关技术的基本概念。
重点:谐振电路原理及电路分析。
第一节 概 述
硬开关PWM (脉冲宽度调制),是指在功
率变换过程中电力电子开关在开通和关断的
瞬间均处于大电流或高电压的工作条件。
图7.1给出了典型的硬开关过程中电流、电压
和损耗的波形。
从波形上可知,功率器件在高电压下开通、
大电流时关断,因此要承受大的电压应力和
热应力,且易超过安全工作区。
硬开关的缺点:
1、开关损耗大,限制了开关元件的工作频
率。
2 、方波工作方式,产生较大的电磁干扰,
电路存在着较大的动态电压、电流应力。
3、在开关过程中,要求开关元件有较大的
安全工作区。
4 、桥式电路拓扑,存在着上、下桥臂直通
短路的问题。
电力电子装置高频化
– 滤波器、变压器体积和重量减小,电力
电子装置小型化、轻量化。
– 开关损耗增加,电磁干扰增大。
软开关技术
– 降低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
– 进一步提高开关频率。
硬开关:
–开关的开通和关断过程伴随着电压和电流的剧烈
变化。
–产生较大的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
软开关:
–在电路中增加了小电感、电容等谐振元件,在开
关过程前后引入谐振,使开关条件得以改善。
–降低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
–软开关有时也被成为谐振开关。
工作原理:
–软开关电路中S关断后L 与C 间发生谐振,电路中
r r
电压和电流的波形类似于正弦半波。谐振减缓了
开关过程中电压、电流的变化,而且使S两端的
电压在其开通前就降为零。
以闸刀开关作形象比喻,如果能在闸刀推合
和拉开的瞬间人为地令开关间的电压或电流
为零,岂不就可以避免拉弧火花的产生?
在功率变换技术中,其实就是在主开关器件
关断或导通的瞬间,实现其两端电压或电流
为零的技术。也就是ZVS (零压开关)和
ZCS (零流开关)软开关技术。
软开关技术的发展经历了高频逆变器、缓冲
电路和谐振开关三个阶段。
1.高频逆变器:负载带有谐振电路的逆变器称
为正弦波逆变器或高频逆变器。水银整流器
时代就已开始研究。
晶闸管时代,高频逆变器作为开关损耗少的
逆变器而著称,与整流电路组合一起的高频
环节DC-DC变流器可算是最早实用化的软开
关技术。
2.缓冲电路:为了避免器件损坏或误动作,可
使用抑制du /dt、di /dt 的电压缓冲器和电
流缓冲器。
利用缓冲器,器件本身的开关损耗能减少,
并能实现软开关动作。
缓冲电路进一步发展,拒电容和电感里积蓄
的能量回馈到电源,称为无损耗缓冲器。
3.谐振开关:开关器件与谐振器结合构成谐振开关,即用软
开关器件代替单个的半导体开关。
1966年R .E .Morgan用晶闸管做过软件仿真,即当今的
ZCS 。
1975年N .O .Sokal提出“E级放大器”,使用两个谐振器
,使导通与关断时的du /dt、di /dt为零,对器件来说成为
理想的软开关。
1984年开始,F .Lee对零电流开关、零电压开关进行了一
系列研究,并命名为准谐振变流器。当时在小型DC-DC变
流器上应用,开关频率为0.5—2MHz ,功率密度为l00W /
3
(50 ×50 ×6)mm 。
1985年美国弗吉尼亚工学院李泽元教授提出的谐振开关技
术是在研究DC /DC变换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种谐振
开关的原理也可以应用于DC /AC变换器。
198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