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0数位学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10数位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數位學習(e-Learing)推動知識管理提升個人與組織價值 雖然學者對知識管理的看法有若干不同,但都共同指出知識的傳遞與分享,是知識管理重要的一環。勤業管理顧問(Arthur Andersen, 2000)更曾為知識管理提出公式: K 代表的是組識知識(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P 為人員(People) I 為資訊(Information) + 代表科技(Technology) S 則代表分享(Share) 這個公式顯示出知識管理需要從人員、科技、文化等角度著眼,其中「分享」在組織知識的累積上,乃是乘數的效果。 數位學習應用類別 應用類別 壽 險 業 金融投資業 補習業 政府機構 教育界 政府機構~終身學習入口網 企業效益 大量資料內容管理的產業,如金控、電訊業、政府單位等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與人力資源整合 藉由數位學習增進員工之知識技能及企業核心競爭力 學習社群經營 個人效益 知識和技術成為未來競爭關鍵 員工必須不斷地進行學習,即時的學習愈來愈重要。 一方面做到即學即用或需要用時能立即學會,另一方面達到降低學習成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10-4 知識螺旋 * 圖10-5 不同層次上的知識螺旋 * 二、知識創造的活動 Leonard-Barton (1995)認為知識創造的活動有下列四項 1. 分享問題解決方法(shared problem solving) 2. 實施與整合新技術流程與工具(implementing integrating) 3.實驗與雛型(experimenting prototyping) 4.從企業外部輸入與吸收技術知識(importing knowledge) * 圖10-6 知識創造的活動 * 三、適合組織知識創造的五種情境 Nonaka Takeuchi(1995)認為適合組織知識創造的五種情境: 1.意圖:知識螺旋的推動力來自組織的意圖,也就是組織想達成目的企圖心。 2.自主權:情況許可下,所有組織的個別成員均應被賦予自主權的權力。 3.波動與創造性混沌:刺激組織與外界環境互動的波動與有創意的混沌。 4.重複:存在著超越組織成員作業上立即所需的資訊,刻意使有關企業活動、管理職責與整體公司的一種資訊有所重疊。 5.必備的多樣才能:組織的多樣性必須能適應外在環境的複雜度,因此組織成員必須具備足以應付各種突發狀況的多種能力。 * 四、知識創造的過程 Nonaka Takeuchi (1995)提出組織知識創造過程的模式,包括五個階段: 1.分享內隱知識 2.創造觀念 3.證明觀念的適應性 4.建立原型 5.跨層次的知識擴展 * 圖10-7 組織知識創造過程五階段模式 * 第五節 知識蓄積 一、知識儲存的方式 二、知識協調的程度 三、知識建構與維持模式 四、知識的建構與維持策略 * Bonora Revang(1991)發展兩個構面: 知識儲存方式(機械式/有機式) 知識協調度(整合的/分散的) 來說明知識建構與維持,如圖10-8: * 圖10-8 知識建構與維持模式 * 二、知識協調的程度 Bonora Revang(1991) 將知識協調程度分為「整合」與「分散」兩種形式 例如;儲存在個人身上則為分散,儲存在團隊中則為整合。 * 三、知識建構與維持模式 將「知識儲存」與「知識協調」兩構面交叉起來,則得到知識建構與維持模式,分別說明如下: 1. 有機的、分散的(第四象限):此象限以獨立的專業人士為中心,專業人士的知識不僅是有機的,且是特殊化與個人化的,但技能透過其所受的專業訓練與教育來標準化,然而標準化雖然存在,但從來沒有兩個律師、顧問或醫生以完全相同的方式來應用其技能,因為其中存在著許多個人判斷,專業人士甚至可藉著經驗學習,經由行為的第二次共同化來發展多元化的知識。因為知識是獨立地儲存在個人身上,所以從公司觀點,知識的儲存是分散的。此象限中的優勢是利用這些分散的、零散的知識為公司創造利益。在此象限中的組織需要思考的是必須降低組織對知識工作者的依賴,因此建構策略應是降低人員離去的風險,而維持策略的思考方向則勢將分散的知識具體化。 2. 有機的、整合的(第一象限):此象限以團隊與專案小組為核心,每個團隊與專案小組內有著個別或特殊化知識的成員。知識一旦專業化或個人化,則知識得以擴散,變得一般化且整合在一起,使團隊成員所擁有的知識,得以用於解決問題並獲得解答。 * 三、知識建構與

文档评论(0)

yanpi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