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断层活动与地震灾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的断层活动与地震灾害

台 灣 ㄉ 地 層 活 動 班級:國一.五 座號:9 姓名;李尚晟 台灣的地體構造背景 台灣位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聚合帶上,是一活動的造山帶,在台灣的東北方,菲律賓海板塊向北隱沒於歐亞大陸板塊之下,形成了琉球島弧;在台灣的南方,菲律賓海板塊向西仰衝於歐亞板塊,形成了呂宋島弧。 台灣地區在新生代早期原本是中國大陸邊緣的一角,從中新世晚期以後,由於呂宋島弧逐漸凌駕在大陸邊緣之上,把大陸邊緣和島弧的岩層擠壓變形,並抬升成一座山脈。由於呂宋島弧是斜碰撞進大陸邊緣,因此造山運動最早發生在北部,爾後逐漸發展到南部;同時,伴隨著弧陸碰撞的南移,琉球島弧的北向隱沒作用也不斷西延,並在台灣東北部的山脈之下隱沒方向翻轉,因此造成山脈的崩毀以及沖繩海槽的張裂。如今台灣山脈的中南段仍處於弧陸碰撞的造山運動中,而東北段則是進入山脈崩毀的伸張狀態,成為琉球島弧的一部份。 台東縱谷為介於兩弧溝系統之間的重要板塊邊界,將西側的中央山脈與東側的海岸山脈分開。台東縱谷北起花蓮市南方,南迄台東市附近,南北長約150公里,寬僅約2~5公里。西邊是高聳入雲,雄踞整個台灣中央的中央山脈。它本來是歐亞大陸板塊邊緣的沉積物,受板塊撞擊產生的造山運動而抬升上來。縱谷的東側緊靠著海岸山脈,依其地質概況,我們知道它原是呂宋島弧及弧前沉積物,屬於菲律賓海板塊。因菲律賓海板塊以每百萬年約80公里的速度向歐亞大陸板塊慢慢靠攏,造成現在台東縱谷寬僅2~5公里的板塊聚合帶。自上新世以來,台灣地區由於受此兩板塊聚合碰撞,造成地層的擠壓變形作用而形成山脈,目前此造山作用仍然在南台灣持續進行;在另一方面,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在台灣東部海域的板塊隱沒作用,則造成了沖繩海槽的南北向擴張作用與琉球火山島弧。此一複雜的板塊接合帶,造成了現今台灣的大地構造架構。 台灣的斷層活動與地震災害 台灣由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持續不停的互相碰撞,伴隨著地震產生許多地表破裂。自從1906年嘉義梅山大地震以來,已有多次地震斷層露出地表,並經詳細勘查繪圖。本世紀以來,台灣地區共有6次地震有顯著的地震斷層伴隨發生,分別為1906年3月17日梅山地震與梅山、陳厝寮地震斷層;1935年4月21日新竹-台中地震與獅潭、屯仔腳地震斷層;1946年12月5日新化地震與新化地震斷層;1951年10月22日花蓮地震與米崙地震斷層、1951年11月25日台東地震與玉里、池上地震斷層;1999年集集地震與車籠埔地震斷層。 一、1906年梅山地震與梅山、陳厝寮地震斷層 906年3月17日晨6時43分,在嘉義民雄附近(23.550oN, 120.450oE, 震源深度6公里)發生芮氏地震規模(ML)7.1的大地震,引起的震災遍佈雲林、嘉義、台南縣市等地區,共造成1,258人死亡、745人重傷、1,640人輕傷、家畜死傷734頭,民房住家全倒5,688戶、半倒3,268戶、大破3,136戶、破損6,629戶、3戶燒燬,其他建物全倒1,081棟、半倒365棟、大破359棟、破損461棟,並在地表造成顯著之梅山地震斷層與陳厝寮地震斷層。自民雄至大坑連一帶,斷層延續達13公里,開元后附近最大水平變位量達240公分,垂直變位量達120公分。自民雄以西經竹仔腳至大客一帶,發生嚴重的地裂與噴砂帶,長達11公里。根據鄭世楠等(1995)的研究顯示:1792年在嘉義地區的災害地震(23.6 oN ,120.5 oE ,M=7.1)與梅山地震斷層有相當密切的關連,二次災害地震間隔的時間為114年。 二、1935年4月21日新竹-台中地震與獅潭、屯仔腳地震斷層 1935年4月21日晨6時2分,在苗栗縣大安溪中游附近((24.35oN, 120.82oE, 震源深度5公里)發生規模7.1的強烈災害地震,有感區域幾乎遍及全島,更達於對岸之福州與廈門。此次地震的災區範圍甚大,南北約110公里、東西寬約40公里,以新竹、苗栗與台中三縣受害最為嚴重,共造成3,276人死亡、12,053人受傷、17,907間房屋全倒、36,781間房屋受損。此次地震伴隨兩條地震斷層,即屯仔腳與獅 潭地震斷層。獅潭斷層自小東勢至峨嵋鄉,長達20公里,並無顯著的水平變位量,最大垂直變位量達3公尺,屬於逆斷層;屯仔腳斷層由神岡鄉新庄子向東北東延伸,經內埔、屯仔腳至山線鐵路之第八隧道(大安與后里間),延長十數公里,主要為水平變位,最大變位在后里東北方,水平移動約150公分。 三、1946年12月5日新化地震與新化地震斷層 1946年12月5日晨6時47分,在台南縣新化附近(23.07oN, 120.33oE, 震源深度5公里)發生規模6.1的災害地震,共計造成74人死亡、傷者482人、房屋全毀1,954間、2,084間半毀。此次地震產生之斷層稱為新化地震斷層,自那拔林向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