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卫河新乡段底泥间隙水上覆水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水生态学杂志.PDF

卫河新乡段底泥间隙水上覆水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水生态学杂志.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卫河新乡段底泥间隙水上覆水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水生态学杂志

第36卷第6期 水 生 态 学 杂志 Vol.36,No.6 2015年 12月 JournalofHydroecology Dec. 2015 DOI:10.15928/j.1674-3075.2015.06.001 卫河新乡段底泥间隙水上覆水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1 1,2 1 1 1 1 1,2 杨佩昀 ,于 飞 ,杨 程 ,蔺庆伟 ,靳 萍 ,高 伟 ,马剑敏 (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 453007;2.河南师范大学中原文化生态研究中心,新乡 453007) 摘要:为研究卫河新乡市区河段底泥间隙水上覆水中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别于2013年1、4、7、10月对卫 河新乡段上游(S1)、人口密集区(S2)、人工拓宽河道形成的牧野湖入湖水口(S3)、湖岸静水区(S4)、湖心处(S5) + 和湖区下游(S6)共计6个样点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1)S1和S2底泥中总氮(TN)、氨氮(NH N)含量呈 4 现随深度增加而上升的趋势,除S3外,各样点底泥中总磷(TP)含量的垂向分布在15~20cm处比表层含量低,但 并无明显规律性;(2)S2、S3、S4样点在4月时底泥(干重)中的TN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8、22、1.7g/kg, + 10月时TP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88、0.22、0.21g/kg,除S3号样点外,其余各样点底泥NH N的含量均在 4 + 7月出现最大值,按样点号依次为25.42、37.19、14.23、12.28、34.11mg/kg;(3)间隙水中TN和NH N含量的垂 4 + 向分布与底泥中的分布相似,间隙水和底泥中的TN、NH N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T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4)间 4 隙水和上覆水中的各营养盐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底泥;间隙水;上覆水;营养盐;卫河 中图分类号:Q17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075(2015)06-0001-07   内源性污染是河流及湖泊水体主要的污染来 卫河新乡市区河段由于下游橡胶坝的阻挡,水 源,长期的外源性输入及生物残渣的沉积导致大量 流速度下降,上游带来的泥沙等在橡胶坝上游开挖 有机质和含氮物质沉积在河流底部(Mayeretal, 的牧野湖中沉积较多,严重影响了湖区水生生态系 1999);此外,来自于底泥营养盐的释放对浮游植物 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了解沉积物中营养盐的时空分 繁殖及生长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河 布以及对上覆水的影响是研究该问题的基础;因此, 流及湖泊均出现过浮游植物大量恶性增殖导致的水 本课题组对卫河新乡段底泥间隙水上覆水中氮磷 华现象,对水体健康及其他水生生物造成了严重的 营养盐的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以期为牧野湖的水 影响,如Vesijarvi湖水中磷负荷由0.15mg/L降到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