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灾后卫生防疫及卫生监测的重建.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灾后卫生防疫及卫生监测的重建

灾后卫生防疫及卫生监测的重建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房 学 强 国难日-- 2008年5月12日 历史上几次震后疫情 1920年宁夏海原发生大地震,除被地震砸死、没有食物致死外,绝大部分死于第二年的春疫 1945年滦县发生的一次6.3级的地震中,震亡的人不多,第二年夏秋发生疫病死人很多,有些人“午前为父刚送葬,过午自己又身亡” 1956年1月陕西发生大地震,当时死亡10万人,而在第二年发生大瘟疫中却死亡70多万人 自然灾害易引起疫情的原因 1、空气污染: 地震引起的山石与房屋倒塌,产生大量烟尘、灰尘或有毒气体,造成空气与饮水、饮食的污染 2、水源污染: 灾后人畜尸体未能及时消毒或掩埋,而发生腐臭,污染环境与水源 地震使厕所等卫生设施遭到破坏,污水、垃圾、粪便严重污染环境与水源 自然灾害易引起疫情的原因 3、虫媒孳生 由于环境与卫生条件恶化,加上气候炎热,可引起蚊蝇及病菌大量孳生;灾后鼠类无处藏身,到处乱跑,引起疾病传播 4、居住与生活条件极差 地震使灾民正常的生活秩序打乱,灾后住在帐篷、简易板房,伤病员与老弱病残者更易遭受疾病袭击 自然灾害易引起疫情的原因 5、精神与心理上的创伤 家园的毁坏,亲人的离去,灾民们的心灵遭受了沉痛的打击,引起机体的抵抗力下降 6、饮食条件极差 震后灾区缺水断粮,饮用被污染的水,食用霉变食物,饮食质量无法保证 Myth: Epidemics and plagues are inevitable after every disaster Reality: Epidemics do not spontaneously occur after a disaster and dead bodies will not lead to catastrophic outbreaks of exotic diseases. The key to preventing disease is to improve sanitary conditions and educate the public 灾后成功防疫事例 1976年唐山大地震 1998年中国南方特 大洪水 中国都创下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成功先例 经验在于卫生防疫工作的早期介入,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一些策略和措施 灾后卫生防疫的基本原则 迅速及时的采取防疫措施 防疫的全面性 防疫措施要涵盖传染病发生的各个环节 防疫措施要在灾区广泛开展 防疫的长期性 唐山大地震后,防疫队伍三年后1979年才最终撤离 长期防疫的最好方式,就是教会每一个灾区群众如何自我防护 疫情传播主要环节 传染源(包括患病与携带病原的人与动物) 传播途径(包括水、饮食、接触、虫媒等) 易感人群(儿童、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者) 另外,自然因素(如气候、地理、自然灾害) 与社会因素(如营养与居住条件,卫生设施 与生活环境等)是疫情传播的重要促发因素 卫生防疫的主要措施 卫生防疫的具体措施 疫情监测 饮水卫生 环境卫生 食品卫生 病媒生物防制 一、疫情监测 成立疾病监测组,重建监测网络 监测病种或/和临床症候群 报告人和报告方式 报告内容和报告收集方式 数据的汇总分析 监测方案的具体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解释和监测报告的撰写 向各灾区指挥分中心反馈监测信息 必要时,组织监测 数据分析会议,研 判疫情形势,提出 控制措施、建议 根据灾害发生时的 季节特点 地理区域特点 灾害程度 灾民数量及年龄结构特征 灾民安置方式 以及当地既往传染性疾病谱和流行水平 确定应急监测病种或/和临床症候群 灾后卫生防疫重点疾病 经水和食物传播的肠道传染病 如痢疾、霍乱等 经昆虫叮咬的传染病 如疟疾、乙型脑炎等 经皮肤接触传播的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因人群聚集、居住拥挤造成的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疾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脑、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手足口病、红眼病和肺结核等 报告人:一般应包括尚在运转的医疗机构、灾民安置点的固定和流动医疗点、医疗队的医生、现场疾控人员 在灾害的初期,可采用电话报告 通讯系统恢复后,可填报报表,用传真或电子邮件向指定的信息收集单位报告 医疗机构按传染病报告规范报告法定传染病病例和聚集性传染病事件 各灾民安置点及固定、流动医疗队应进行传染病症状及死亡报告 发现鼠疫、霍乱、炭疽、疑似传染病相关死亡及疑似传染病聚集性病例时,应采用最快捷的方式立即进行报告 其他传染病或症状报告,可每日报告或每半天向指定疫情收集单位报告一次 二、饮水卫生 自然灾害发生后,供水设施遭到破坏,停水 由于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源可能含有多量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