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分子发光0604.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分子发光0604

温度对于溶液的荧光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通常,随着温度的增高,荧光物质溶液的荧光量子产率及荧光强度将降低,图14.7为不同温度下邻菲罗啉的荧光光谱。 一般认为辐射过程速度不随温度变化,因此,荧光量产率的变化反映了非辐射跃迁过程速率的变化。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介质粘度减小,分子运动速度变大,从而使荧光分子与溶剂分子或其它分了的碰撞机率增加,使内、外能量转换速率加快,荧光效率降低。 (2) 温度的影响。 带有酸性基团或碱性基团的大多数芳香族化合物,其荧光特性都与溶液的酸度(pH)有关。这是因为在不同酸度介质条件下,荧光体的存在型体不同,不同的型体(分子与其离子)在电子构型上有所不同,而且基态和激发态所表现出来的酸,碱性也有所差别。因此不同酸度下,荧光光谱和荧光强度都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在荧光分析中一般都要较严格地控制溶液的pH值。下列为两个实例: (3)介质酸度的影响 (4)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对荧光光谱及强度都有会产生影响。荧光体在由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微环境中,不仅可以减少非辐射去激化过程和猝灭过程的速度,提高荧光量子产率,而且由于表面活性剂参与组成更高次和配合物而增大配合物分子的有效吸光截面积,导致摩尔吸光系数的增大因此,在胶束溶液中,荧光强度增强,测定的灵敏度提高。多元配合物的形成通常也可以增强荧光强度,提高荧光测定的灵敏度。 (5)溶解氧的影响 溶解氧的存在会使荧光效率降低。为何?原因比较复杂,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确定说法,可能包含着多种机理。有的认为氧和其它须磁性的物质一样,它们之所以会使荧光猝灭,是由于它们能够促进激发单重态的荧光分子的系间跨跃( ) 。 (三)荧光效率与荧光物质浓度的关系 荧光强度If正比于吸收的光量(光强)Ia及荧光量子产率Φf: If=IaΦf 吸收的光量(光强)Ia应为入射光的光强的光强 I0与透射光的光强 It 之差,即: Ia= I0-It 根据吸收定律(朗伯-比耳定律): 所以: 式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b为样品溶液的光程(即液池的厚度),c为样品的摩尔浓度。 而 的展开式为: 当浓度C很稀,吸光度A<0.05时,则展开式的高次项可忽略,即: 所以: 当I0及b一定时: If=Kc 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这是荧光分析法定量分析的依据。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此式只适合于荧光物质的稀溶液。当c较大,吸光度A<0.05时,线性关系将受到破坏。 当c较大,吸光度A>0.05时,线性关系将受到破坏。 原因: (1) 由省略高次项引起; (2) 由荧光猝灭效应引起。 荧光的猝灭:指的是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或其它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荧光强度降低的现象。与荧光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而使荧光强度降低的物质,称为猝灭剂。荧光猝灭的形式很多,机理也比较复杂。主要有为下几种类型: 何为荧光猝灭效应? 碰撞猝灭:? 碰撞猝灭是荧光猝灭的主要类型之一。它指的是处于激发单重态的荧光分子与猝灭剂分子相碰撞,释放热量给环境以无辐射的形式跃迁回基态,产生猝灭作用(这种猝灭也称动态猝灭)。碰撞猝灭效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而随粘度的增大而降低。 2.生成化合物的猝灭 生成化合物的猝灭也称为静态猝灭,它指的是基态的荧光物质与猝灭剂反应生成非荧光的化合物,导致荧光的猝灭,可用下式表示: 从上式也容易推导出荧光强度与猝灭剂平衡浓度之间的关系 式中(If)0及(If)q分别为加入猝灭剂Q之前及之后的荧光强度,CM为荧光物质的总浓度。利用上面的关系式可以用于荧光猝灭法的定量分析。 3.能量转移猝灭 当猝灭剂吸收光谱与荧光体的荧光光谱有重叠时,处于激发单重态的荧光体激发分子的能量就可能转移到猝灭剂分子上或者猝灭剂吸收了荧光体发射的荧光,使荧光猝灭,而猝灭剂被激发,这是俗称 “内滤作用”。 4.氧的猝灭 氧的存在会使荧光效率降低 5.转入三重态的猝灭 在“重原子效应”段落已经叙述,溴化物和碘化物都能产生“重原子效应”,促使荧光分子的激发单重态转入激发三重态,导致荧光的猝灭。上面也已提及, 氧的猝灭作用也可能是O2促使荧光体分子转入激发三重态所致。 6.荧光物质的自猝灭 当荧光物质的浓度较大时,会使荧光强度降低,荧光强度与浓度不成线性关系,称为荧光物质的自猝灭。自猝灭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荧光物质分子之间的碰撞能量损失,这实际上是能量的外部转移形式; ★荧光物质的自吸收,当荧光物质的吸收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重叠时,会发生自吸收现象,处于S1激发态的分子发射的荧光被处于基态的分子所吸收,使荧光强度降低; ★荧光物质分子的缔合。某些荧光体分子处于基态时会形成二聚体或多聚体,或者激发态分子 与基态分子M形成激发态二聚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