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痿病(chinese medicine.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痿病(chinese medicine

痿病 [概述] 一、定义 痿病系指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养,导致肢体筋脉驰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症。 又称痿躄。 [证候特征] 1.手足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轻者仅上眼胞下垂,重则四肢瘫痪)。 2.筋脉弛缓不收(软瘫)。 3.肌肉萎缩。 [证候特征] 概述 二、源流 《内经》有《素问·痿论》专篇论述。 病因、证候:“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攮,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分类:皮痿、脉痿、筋痿、骨痿、肉痿。 “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心气热, …生脉痿,枢则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治痿者,独取阳明。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故阳明虚,则宗筋纵, …故足痿不用也。”  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 源流 汉、晋、隋、唐很少有专篇论述,列入风、痹、厥、虚劳等诸证之中。 北宋末年,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列“五痿叙论”、“五痿治法”专篇。并指出“痿证属内脏气不足之所为也”的病机特点。 源流 金元.张子和《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首次鉴别痿病与风、痹、厥的异同。 “夫四末之疾,动而或痉者,为风;不仁或痛者,为痹;弱而不用者,为痿;逆而寒热者,为厥;此其状未尝同也。故其本源,又复大异。” 源流 朱丹溪《局方发挥》、《丹溪心法》专列痿论,大力纠正“风痿混同”之弊,“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病机:“痿之不足,乃阴血也”。治疗用虎潜丸,通过滋阴养血而达到清五脏内热。 “泻南方补北方”。 《景岳全书》强调精血亏虚致痿“非尽为火证……而败伤元气者亦有之”。 概述 三、范围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急性脊髓灰质炎 运动神经元疾病 脱髓鞘疾病 脊髓颅脑损伤 重症肌无力 肌营养不良症 周期性麻痹 癔症性瘫痪 病因病机 筋脉肌肉的营养来源: 先天肾精、后天气血津液。 肝藏血主筋 肾藏精生髓 关系密切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肺输布津液 病因病机 主要病位: 筋脉、肌肉 主要脏腑: 肝肾肺胃 主要病性: 热证、虚证居多 诊断 1.主症: 上肢或下肢,一侧或双侧肢体筋脉驰缓,肌肉痿软无力(软瘫)。甚至瘫痪,日久肌肉萎缩。 2.伴随症: 由于肌肉痿软无力,可有上眼睑下垂,声嘶低喑,抬头无力,甚则呼吸、吞咽困难。 诊断 3. 病史: 有感受外邪或内伤积损的病因,多缓慢起病,也有突然发病。 4.神经系统检查: 肌力、肌张力下降,肌容积萎缩。可作肌电图、肌酶谱、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肌肉活检等 鉴别诊断 痹病:以肢体关节疼痛。 痿病:肢体筋脉驰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 痹病后期,因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可导致肢体废用性萎缩,属痹痿合病。 风痱:为中风病后遗症,以四肢不收,废而不用为主症,且伴有口舌歪斜,语言不利,从病史与症状不难鉴别。 证治要点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缓急 实:起病急,发展较快,肢体力弱,肌肉萎缩尚不明显,属肺热津伤(温病)或湿热浸淫。 虚:起病缓,病程长,渐进发展,筋脉弛缓,肌肉萎缩明显者,属脾胃肝肾亏损之证。 辨证要点 2.辨脏腑病位: 肺:病起发热、咽干、呛咳,或热病后出现肢体痿软不用者; 脾胃:四肢痿软,食少便溏,腹胀; 肝肾:下肢痿软无力明显,甚则不能站立,伴腰脊酸软,头晕耳鸣,月经不调。 证治要点 (二)治疗原则 1.重视调理脾胃: “治痿独取阳明” 内涵: 补益后天:益胃养阴、健脾益气。 清阳明之热邪:“取”有取走、清除之意。 但各种类型的痿病决不能都以“独取阳明”之法来治疗,尚需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2.重视补益肝肾,“泻南方,补北方”: 痿病日久,皆累及肝肾,故须重视补益肝肾,育阴清热。即“泻南方,补北方”。 3.不可妄用风药: “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治风之药,以发散疏泄为主,易伤津耗血,酿成坏病。 [分证论治] 一、肺热津伤 (一)辨证依据 1.主症:病起发热、或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 2.兼症:皮肤枯燥,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燥; 3.舌脉:舌红,苔黄,脉细数 肺热津伤 (二)治法:清热润肺,濡养筋脉 (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