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然辩证法之科技观.ppt

  1. 1、本文档共2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辩证法之科技观

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和产物 谈到科学,你会想到什么? 在实验室里忙碌的科学家? 复杂的仪器? 高深的知识? 家用电器厚厚的说明书? …… 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 诗人: “看啊!苏格兰的奶牛都是棕色的!” 科学家: “我想不是这样。应该说苏格兰的奶牛至少有一头是棕色的。” 数学家: “我想你们都错了。应该是苏格兰的奶牛至少有一头的半身是棕色的。” 不同的目标 科学家:令人信服地发现和解释世界。探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寻找普遍规律。 数学家:探讨事物的数字上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数学是科学家的语言)。 文学家:表达对事物的情感、意愿、价值,并以此感染他人。 以情动人与以理服人 科学是什么?不是什么? ——不同的夜空里看月亮 幼儿园里顽童们的“堆积木游戏”(知识与心理建构的“格式塔”) 马戏团里魔术师手中的“套箱”与“魔棒”(惊奇的“不可思议”) 大森林迷途里的一次“寻路”“探险”与“求生” 科学是一幢大“别墅” 一座有历史的、带花园的大房子(别墅或大宅门),有许多门(逻辑进路、历史学进路、社会学进路、语言学进路、哲学进路、伦理学进路等)可以进去,有许多楼层和房间,有前厅,有后楼梯。 还有许多不同的房客(分科研究者、多学科学者) ——构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交互映照和纠缠“线团” 什么是科学? 词源来自拉丁文Scientia,本意为学问、知识。 分科之学 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最初译为“格致”。 1897年,康有为在〈日本书目志〉中引进了“科学”一词。 1915年,留美学生创办〈科学〉刊物,随后,确定科学为“Science”的标准译法 当代西方:科学与技术的高度分化,科学社会化的进程受到人文主义的审视与节制 当代中国:科学概念的泛化,成为真理的别称。孕育了科学崇拜的种子与土壤。 Let there be light,and there was light! Let there be science,and there was science! 《大学》: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格竹七天,无所得且罹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科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任鸿隽《科学》(1915年) :“中国无科学” 陈独秀《新青年》(1919年): “德先生”和 “赛先生” Democracy ; Science 对古希腊人而言,所谓奴隶就是不能自由表达自己思想的人,而自由的人则是能够自由地以理性追求人生更高境界的人,“爱智慧” 是追求这种人生境界的体现 “有色眼镜”里看到了不同的科学 知识论: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实证知识 认识论:科学是一种探索性的认识活动 工具论:科学是一种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有力工具 文化论:科学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科学社会化所形成的文化与价值习俗) 约定论:科学是科学家共同体在共同范式支配下的破解知识难题的活动(建制) 实证论:科学是一种由理性支配的活动,其结果由经验事实决定 社会建构论:科学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在建构中自然界不起作用 生产力论:科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力,科学转化为技术并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成为“第一生产力” 科学的内涵 知识体系:发展着的认识 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活动 社会建制:科学家共同体 思维方式:科学方法 精神气质:科学精神 科学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探索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以正确反映现实及其规律性为内容,并通过概念、定律、原理、假说和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体系。 “只有不依赖于科学谋生,科学才是美好的。” --爱因斯坦 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对联所引发的思考 上联: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下联: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 不服不行 问题1——不服“什么”不行? 问题2——应该不服什么不行? 科学、非科学、伪科学——对科学的内涵的一种理解。 典型的几种非科学: 艺术 宗教 迷信 哲学 魔术 什么是反科学(antiscience)? 反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20世纪下半叶的典型风景,前身是反技术,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法兰克福学派、新时代运动、环境保护主义者、女性主义者等等 “科学地”对待科学、非科学和反科学之间的关系 非科学:科学并非万能,人生需要其他学问 反科学:科学也有毛病,需要批评 力戒学术问题行政化和政治化解决:拔苗助长 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 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的相互促进 二 学科之间的分化与综合 分化: 纵向分化:物理学-凝聚物理学-分子物理学-原子 物理学-核物理学-基本粒子物理学 横向分化:声学、光学、电磁学、热学 综合:理论、方法的移植——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