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水北调工程利用东平湖老湖蓄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及对策.doc
南水北调工程利用东平湖老湖蓄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及对策|第1
内容加载中...
[摘要]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确定利用东平湖老湖蓄水、调水。湖水位的提高和长时期高水位运用,将对老湖围坝工程、沿湖群众的居住、周边土地、水利设施及交通和旅游等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应充分考虑和妥善处理因蓄水带来的影响和问题,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蓄水;东平湖水库
[中图分类号]TV62+1[文献标识码] A[] 1003-9511(2002)05-0042-03
1 水库基本情况
山东省东平湖水库是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修建的,库区总面积627km2(其中老湖面积209km2,新潮面积418km2),设计水位46m,总库容40亿m3。库区涉及东平、梁山、汶上三县16个乡(镇)、343个行政村,现有移民人口36.84万人,耕地3.17万hm2,其中老湖耕地667 hm2,常年蓄水面积约1000 hm2。水库建成后,于1960年进行试蓄水运用。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东平湖采取二级运用,并修筑了二级湖堤,蓄洪水位改为44m,争取44.5m。相应库容分别为27亿m3和30亿m3。1990年后对二级湖堤进行了加高加固,堤顶高程48m,同时砌有顶高程为47.8m的石护坡,使老湖蓄水能力大大提高,蓄水位由原来的44.5m提高到46m,蓄水量由原来的8亿m3提高到10亿m3。
水库控制运用原则是,根据黄河、汶河洪水峰、量情况,采取分级运用的方式,以尽量减少分洪蓄水的淹没损失。黄河、汶河发生中常洪水,尽可能只用老湖蓄水,能用老湖解决的就不用新潮。当黄河发生较大洪水或黄河、汶河洪水严重遭遇时,考虑运用新潮蓄水。在新、老潮并用时,根据具体情况先用新潮分滞黄河洪水,老湖多蓄汶河来水,以减少老湖淤积,保持其使用寿命和蓄水能力。
随着小浪底工程的建成和启用,下游防洪压力大大减轻,使东平湖水库运用机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运用东平湖调蓄黄河洪水的机遇大大减小。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意见,蓄水工程是东线调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平湖是黄河及汶河的滞洪水库,新湖区现状无水,根据汛期黄河及汶河来水量大小,视情况运用。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利用老湖区蓄水,共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工程正常蓄水位43.01m,调节库容4.8亿m3。调水入湖自梁济运河提水通过东平湖司垓泄水闸,进入东平湖新潮流长河,再经八里湾闸提水进入老湖。出湖经过玉班堤控制工程送水入穿黄隧洞。因此东平湖老湖将长期高水位运用,发挥蓄水、供水、调水、灌溉等多种功能,为缓解黄河以北和黄河下游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发挥重要作用。
2 东平湖老湖蓄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2.1 围坝工程不适应长期蓄水的要求
考虑到东平湖老湖接纳大清河来水和南水北调工程利用东平湖老湖等因素,按东平湖老湖水位44.79 m考虑,解河口—武家漫围坝长9550m,围坝高程不足;有6230m围坝渗水严重,不适应长期蓄水的要求。有11km石护坡损坏严重,2312m围坝坝脚残缺不全;二级湖堤上的八里湾闸不能满足围坝断面及两侧防渗要求;4600m围坝坝身断面不足。山口隔堤筑堤时土石结合部未按要求处理,渗水严重。大部分石护坡蛰陷损坏严重,不适应防风浪要求。陈山口、堂子、卧牛等许多引水涵洞和排灌站修筑标准低,防渗效果差,一旦长期蓄水,必将出现渗水或土石结合部漏水等险情。
2.2 对沿湖群众居住的影响
多年来,东平湖老湖一直处于低水位运行,建库以来的40多年间,超过43m的水位只有4次,而且金山坝以西41km2范围内常年无水,由于1963年东平湖水库运用方针改为以防洪为主,有洪蓄洪,无洪生产,因此原迁出东平湖的27.8万移民陆续返回库区,到2000年底水库移民已达到36万多人,其中老湖区10万余人。按蓄水位43m考虑,加上风浪爬高1.37m因素,将有3.8万人需要搬迁安置,搬迁房屋达4.56万间。不同水位对群众居住的影响见表1。
2.3 渗水对周边土地的影响
由于二级湖堤及山口隔堤基础均为现代河流冲积层,加之筑堤时未清基,腐殖土、淤泥层或废弃建筑物残留于堤下,再加上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即便采取相应的截渗和防渗措施,渗水现象仍很严重。按蓄水位43.5m考虑,将对围坝外高程在37~38.5m的2.3万hm2耕地带来严重的渍涝影响。老湖周边的州城、新潮、金山、昆山、腊山、堂子等封闭圈将成为涝洼区,形成土地渍生盐碱化,造成农作物减产。
2.4 对水利设施的影响
东平湖老湖沿岸有60处排灌站,总装机容量15733k3/s,灌溉面积9800hm2,排涝面积29210hm2。这部分排灌站,由于当时设计标准低,在东平湖高水位时不能运行,一旦东平湖老湖长期高水位,这部分排灌站将被淹没,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对原来的排罐土地造成很大的影响,打乱了原有的排灌体系,使这部分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