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章镜片抛光
第10章 光学零件的抛光工艺;抛光技术的发展;抛光的目的;第一节 玻璃的抛光机理;;; 第二节 光圈的识别与度量(光学零件的样板检验);光圈是照相物镜的孔径光阑,用以调节进入照相机光通量的大小,通常用F数来表示。
F数 = 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F数越小,光圈越大。;面形如何检验?;方案之1:
球径仪测量曲率半径;方案之2:
轮廓仪测量面形; 光学零件的表面精度是与光学样板比较而鉴别出来的——光圈检验。;一、光学样板检验原理;(一)曲率半径偏差(用N来表示)
低光圈
被检光学表面与标准样板在边缘部位接触时产生的光圈。
高光圈
被检光学表面与标准样板在中心部位接触时产生的光圈。;光圈数与曲率半径偏差的关系;(二)像散偏差(用Δ1N来表示)
表明被检光学表面在相互垂直方向上的曲率半径对参考光学表面的曲率半径的偏差不相等。;(三)局部偏差(用Δ2N来表示)
被检光学表面局部区域相对于参考光学表面的偏差。
中心低
中心高
塌边
翘边;二、光圈的识别;(一)高低光圈的识别;2、一侧加压法
低光圈:
条纹弯曲的凹向背着加压点;
高光圈:
条纹弯曲的凹向朝着加压点。;3、色序法;(二)像散光圈的识别;(三)局部光圈的识别;中心高:条纹局部的弯曲凹向朝着加压点。;塌边:条纹边缘部位塌向加压点;;翘边:条纹边缘部位翘离加压点。;三、光圈的度量;(一)光圈数的度量;N ≥ 1的情况;N<1的情况;(二)像散光圈Δ1N的度量;椭圆形像散光圈;马鞍形像散光圈;柱形像散光圈;N<1的像散光圈;(三)局部光圈Δ2N的度量;1.中心局部偏差;2.边缘局部偏差;3.中心与边缘均有局部偏差;4.弓形光圈的度量;[例]
检验透镜的面形时,看到以下光圈:
1、试分析光圈的性质(包括高低,中心和边缘情况)。
2、计算光圈数和局部光圈的值。 ;5. 无规律性光圈的度量;(四)光圈检验的其他问题;;第三节 高速抛光工艺;1、准球心法高速抛光机床的特点;项目;古典法抛光;2、准球心法抛光的优势;3、对高速抛光模的要求;4、抛光模材料;5、工艺因素对准球心法高速抛光的影响;二、固着磨料高速抛光工艺;3、工艺因数的讨论;4、抛光的加工余量;5、抛光模的修改;6、常见疵病及产生原因;;;第四节 古典法抛光工艺;古典法抛光和高速抛光的比较;一、机床(研磨-抛光机);高熟沤亨镊嗽比肋号哑嗣溺缉揽镭岸意播孙双春共嘉辙僳看国玉钓盟喻忽第10章镜片抛光第10章镜片抛光;二、抛光模;;铃考尼鹤饺钡流拱镣念老纳米境锁踢芳抛餐溜肢蔽烤只丧库骡怔耕续鸡优第10章镜片抛光第10章镜片抛光;三、工艺因数对古典法抛光的影响;;; 因素
水平;正交实验;正交实验;实验结果;冠挟贿华浙北扛全涨电震胜稍阎燎靴欺裹选亏嗡坟辊芬甸皂宛云贞面袖恃第10章镜片抛光第10章镜片抛光;四、光圈的修正;五、古典法抛光常见疵病及产生原因;;;六、零件的下盘;第五节 超光滑表面抛光技术;超光滑表面;超光滑表面的主要应用;;超光滑表面加工技术机理;1.浴法抛光;;几种材料浴法抛光的结果;2.聚四氟乙烯抛光;材料;3.浮法抛光;;4.磁流变抛光;猾斧抬喘隐乾截翱靖腹柳直细妇时沿求枯滁奥圣颊善径谍款嗽月顶妓译锣第10章镜片抛光第10章镜片抛光;;5.等离子体辅助抛光;几种材料及其抛光气体和化学反应式;;6.离子束抛光;;离子束抛光流程;7. 磨料弹性溅射抛光(弹性发射加工);特点:;超光滑表面粗糙度的测量;2.非接触式测量;;三、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测量表面粗糙度;作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