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嘉图模型的
2 李嘉图模型;
绝对劣势:;
绝对优势论的问题:
如果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优势”(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生产成本比较低),那么其还有必要进行国际贸易吗?其还能够从国际贸易中得益吗?;李嘉图的基本思想:
一个国家两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即使都比另一个国家高,或者都比另一个国家低,只要有一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该部门就是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
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成本上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比较其他国家在生产成本上具有相对优势,就可以通过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去交换别国生产的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并因此而获得比较利益。;2.1 基本假设
1、有两个国家,我们分别称作本国和外国;他们都生产两种产品,我们称为麦和布;
2、两个国家都只用劳动一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且劳动的供给给定。令本国的劳动供给为L,外国的为L*;
3、生产1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是唯一给定的。令aLC和aLw分别表示本国布和麦的单位劳动投入,a*LC和a*LW表示外国布和麦的单位劳动投入;;4、假定每个国家不同生产部门的单位劳动投入要求不同,即生产布的单位人时与麦的单位人时不同;并且两个国家同一部门的单位劳动投入也不相同;这样就有:
5、假定在每个国家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没有任何扭曲;
6、劳动在每个国家的不同部门之间是完全自由流动的,但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
7、两国进行的是完全自由的贸易,没有任何关税之类的贸易壁垒,也没有运输成本。;2.2 没有贸易时的均衡
本国麦的生产 Qw
L/aLW A u
Q*w E
B
O Q*c L/aLC 本国布的生产 Qc
1、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任何布和麦的产出组合中所使用的劳动都不能超过劳动的总供给,即
(2.1)
返回;2、机会成本(生产技术替代率):多生产1单位产品所要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
当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时,机会成本不变。
布的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负斜率。
由(2.1)式得
即每增加1单位布的生产就要放弃aLC/aLW单位的麦。;均衡在哪里?
生产可能性边界AB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这是由李嘉图模型的前提假设所决定的。
这样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哪一点是均衡点,就要看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3、小时工资率
令W为小时工资率,Pc和Pw为布和麦的价格。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不存在超额利润。;织布部门的小时工资率:
种麦部门的小时工资率:
哪个部门的小时工资率高(或者说相对价格大于机会成本)就生产哪种产品:
PC/ aLC PW /aLW 或 PC/PWaLC/aLW, 专门生产布。
PC/ aLC PW /aLW 或 PC/PWaLC/aLW ,专门生产麦。;两种产品都生产的条件:
最终的生产点由代表社会需求偏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切点决定。
4、均衡状态(图)
相对价格等于单位劳动投入的比例,即机会成本。
注意:这个均衡点只决定了生产和消费的两种产品的数量,而不能决定其价格,相对价格PC/PW唯一地由供给决定。 ;2.3 国际分工与贸易均衡
1、比较优势假定
(2.2a)
(2.2b)
假定本国布与麦的单位劳动投入之比要比外国低,或者说本国的布相对于外国来说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麦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我们就可以说,本国在布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例子:
英国生产一单位布的劳动成本是葡萄牙的100/90,即1.1倍
生产一单位麦的劳动成本为葡萄牙的120/80,即1.5倍
英国生产布的相对成本较低,生产麦的相对成本较高:1.11.5
;*;比较优势的定义包括四种单位劳动投入:绝对优势论只是比较优势论的一个特例。
2、两国各自的均衡与贸易
麦Qw
A* U*2
U*1
M E*1 E*2 U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