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
* function[x]=setpass(e) if e-0.2e0.2 x=1; else x=0; end §7-2-4-3继电非线性系统:线性部分k对系统运动影响exp759358.m §7-2-4-3继电非线性系统:线性部分k对系统运动影响exp7593581.m 相轨迹绘制、分析的要点 1. 列写线性部分的微分方程和非线性部分的分段线性关系 2. 利用微分方程转换关系和初始条件,得到转换后的分段线性微分方程,指明各分区的范围 3.(按初始条件)对各分区分别进行奇点、相轨迹类型的分析 4.依据初始条件,说明从起始到终止各分区的切换情况 5. 说明最终终止的位置及其前提条件,稳态误差情况 6.说明动态响应变化情况 7.图的绘制要点:分区,各区奇点及特征线,切换点,重点描绘由初始条件起始的那条线 §7-2-5利用非线性特性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exp795361.mdl 人为引入非线性环节,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称非线性校正。如采用增益可变的非线性控制系统或非线性速度反馈系统。 §7-2-5利用非线性特性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exp795361.mdl §7-2-5β=0..\exp795361.mdl §7-2-5β=20..\exp795361.mdl §7-2-5利用非线性特性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exp797362.mdl §7-2-5利用非线性特性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exp797362.mdl §7-3-5..\exp797362.mdl §7-2-5利用非线性特性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exp797362.mdl §7-2-5利用非线性特性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exp797362.mdl §7-2-5r(t)=Vt §7-2-5r(t)=Vt §7-2-5利用非线性特性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exp797362.mdl §7-2-5利用非线性特性改善系统性能vo=0.15..\exp797362.mdl §7-2-5利用非线性特性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vo=1.5..\exp797362.mdl §7-2-5利用非线性特性改善系统性能vo=1.5..\exp797362.mdl §7-2-5利用非线性特性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 vo=5.\exp797362.mdl §7-2-5利用非线性特性改善系统性能 vo=5..\exp797362.mdl * w=1;b=0.5;r=0;hold off;%exp726339.m c=dsolve(D2c+Dc+c=0,c(0)=0,Dc(0)=1);Dc=diff(c); t=[0:0.1:100];c1=2/3*3^(1/2)*exp(-1/2*t).*sin(1/2*3^(1/2)*t); Dc1=-1/3*3^(1/2)*exp(-1/2*t).*sin(1/2*3^(1/2)*t)+exp(-1/2*t).*cos(1/2*3^(1/2)*t); plot(c1,Dc1);axis equal;axis([-1 1 -1 1]);hold on;grid on; c2=dsolve(D2c+Dc+c=0,c(0)=-0.5,Dc(0)=0.8);Dc2=diff(c2); c2=-1/2*exp(-1/2*t).*cos(1/2*3^(1/2)*t)+11/30*3^(1/2)*exp(-1/2*t).*sin(1/2*3^(1/2)*t); Dc2=4/5*exp(-1/2*t).*cos(1/2*3^(1/2)*t)+1/15*3^(1/2)*exp(-1/2*t).*sin(1/2*3^(1/2)*t); plot(c2,Dc2);hold on; c3=dsolve(D2c+Dc+c=0,c(0)=0.5,Dc(0)=1);Dc3=diff(c3); c3=1/2*exp(-1/2*t).*cos(1/2*3^(1/2)*t)+5/6*3^(1/2)*exp(-1/2*t).*sin(1/2*3^(1/2)*t); Dc3=exp(-1/2*t).*cos(1/2*3^(1/2)*t)-2/3*3^(1/2)*exp(-1/2*t).*sin(1/2*3^(1/2)*t); plot(c3,Dc3);hold on; c4=dsolve(D2c+Dc+c=0,c(0)=-0.5,Dc(0)=-1);Dc4=diff(c4); c4=-5/6*3^(1/2)*exp(-1/2*t).*sin(1/2*3^(1/2)*t)-1/2*exp(-1/2*t).*cos(1/2*3^(1/2)*t); Dc4=2/3*3^(1/2)*exp(-1/2*t).*sin(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