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
第二章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小说 第一节 赵树理的《三里湾》及“山药蛋派” 一、赵树理生平: (1906-1970)。山西沁水县人。他来自于农村,也自觉地把农村生活和农民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和对象。1942年以后,赵树理的小说真正成熟并产生影响 最著名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1943年9月)、《李有才板话》(1943年12月),影响巨大。 解放后,他继续以山西农村作为自己的创作根据地。 建国后的主要创作 50-60年代:主要有《登记》(1950)、《三里湾》(1954)、《“锻炼锻炼”》(1958)、《套不住的手》(1960)等 其作品是对建国后农村变革的及时反映。 《三里湾》是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 二、作品介绍:《三里湾》 《三里湾》(《人民文学》1955年1、2、3、4月号连载,通俗读物出版社1955年5月出版) 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作品围绕三里湾合作社秋收、扩社、整社、开渠等工作,通过对村里四户人家两种思想、两条道路和两种生活方式的矛盾和变化的具体描写,揭示出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趋势和这场变革的历史意义,以及它对农村经济、政治和人的思想精神诸方面的巨大影响。 《三里湾》揭示出了合作化运动的激烈矛盾和斗争。这里不仅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而且有家庭内部思想的斗争,有党内的矛盾斗争,也有伦理道德领域的斗争。这些斗争相互交织,构成了农村矛盾的复杂态势,从而反映出合作化运动的艰难性、曲折性。 老中农马多寿,一心想做富农,走个人发家致富的道路,他以“刀把地”为要挟,抵制扩社和开渠; 村长范登高利用职权谋私利,雇工跑买卖,被称为“翻得高”,拒不入社; 老党员袁天成脚踏两只船,在外听从党的领导,在家接受老婆“能不够”的指挥,变相多留自留地,竭力维护个人利益。这三户成为三里湾村合作化运动的阻力。 支部书记王金生带领全村人坚决走合作化道路,经过不懈的艰苦劝说和斗争,最后使三户人社,三里湾完成了扩社、开渠的任务,从而说明了合作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作品用不少篇幅描写马家大院这个落后保守的封建家庭的变化。 马多寿“糊涂涂” 婆婆“常有理” 大儿子“铁算盘” 大儿媳“惹不起” 所有这些人,在合作化运动的冲击下,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和转变,这个顽固的封建家庭堡垒也最终解体了,它的解体有力地揭示出了合作化运动对农村家庭关系和人的思想面貌变化的巨大作用。 社会主义新人 坚持党性、一心为公、沉着善战的村支书王金生; 心灵手巧、聪明能干、热情无私的王玉生; 成熟稳健、深明大义的王玉梅; 天真幼稚、积极上进的范灵芝; 爱憎分明、敢说敢为的王满喜…· 在这些农村新人身上,寄托了作家的理想,富有探索意义。 赵树理建国后的小说创作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始终如一地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其次,致力于民族化的普及和创新。 最后是喜剧讽刺手法的创新。 三、“山药蛋派” 1、他们的小说都以赵树理为榜样,多取材于山西农村生活;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有“指导现实的意义”;坚持从生活本来面貌出发反映现实; 2、善于塑造中间人物和社会主义新人;主张“为农民”写作,以农民的审美心理和民族形式为美学目标,注重民风民俗的描写,追求故事叙述的完整性和语言的大众化、通俗化。 3、代表作家:马烽、西戎、孙谦、束为、胡正、韩文洲及后来的成一、张石山、潘保安等 赵树理和“山药蛋派”诸作家艺术上是有局限的。 首先是把小说定位在“问题小说”上,这说明他们的文学观还停留在“工具论”的层面上,直接影响小说艺术品质的提升。(“问题小说”的创作模式:我的作品,我自己常常叫它是“问题小说”。“提出问题--分析矛盾--解决方法--指导工作” 其次,固守在中国民间和古代传统的文化土壤上,较少借鉴外国创作经验,艺术上比较保守、封闭,视野不够开阔和开放,影响了“山药蛋派”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四、 “赵树理现象”和赵树理的评价 为农民的写作: 通俗化、大众化的风格: 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农民语言的书面化。充满生活气息的幽默。 “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老舍)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杰作”--“样板”和“典范”--受到的批评:中间人物和落后人物太多等--“黑线人物”--受迫害去世 第二节 孙犁的《铁木前传》及“荷花淀派” 一、孙犁生平: (1913-2002)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革命。1944年到延安。1945年发表代表作《荷花淀》、《芦花荡》,给延安文坛带来清新之风。1949年后进城,一直在《天津日报》工作。50年代后在长、中、短篇小说创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著有长篇《风云初记》,中篇《村歌》、《铁木前传》,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