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周而不比_教学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之~论语.ppt

高中语文~周而不比_教学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之~论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周而不比_教学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之~论语

* 具体内容: 2.14,15.22,4.3,君子与小人交友的区别。 16.4,择友原则。 2.10,4.7,15.17,15.23,察友的方法。 15.15,14.34,5.17,4.26,12.23,处友的具体方法。 12.24,交友的目的。 读课文,找出文中关于朋友的分类的章节说说孔子把朋友分为哪几类? 这个世界上有三种好朋友,就是所谓“益者三友”即友直、友谅、友多闻。 友直,直,指的是正直。 友谅,说文解字说:“谅,信也”信就是诚实。 友多闻,就是见闻广博,知识面宽。 (16、4) 孔夫子说,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这三者“损矣” 友便辟,这种朋友指的是专门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 第二种叫友善柔。就是孔子说的“巧言令色”。 虚假伪善,与“谅”所指的诚信坦荡正好相反。 友便佞。便佞,指的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就是老百姓说的“光会耍嘴皮子”的人。   但是,好人坏人都不会写在脸上,我们怎样才能交到好朋友而远离坏朋友呢? 要想交上好朋友,不交坏朋友,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意愿 ,二是能力。在孔子的理论里,前者叫做“仁”,后者叫做“知(智)”。 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问过他的老师。 老师只回答了两个字:“爱人。”真正爱他人就是仁。 樊迟又问 ,什么叫“知(智)”?老师同样回答了两个字 :“知人。”了解他人就是有智慧。那么怎样才能了解人呢?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章节并加以概括。 察人的方法 (4.3,2.10,4.7,15.17) 好人 恶人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观过 仁者 听其言,观其行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者爱人”,而孔子却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即仁者不仅能喜爱人而且能厌恶人,这又该如何理解呢? 孔子认为,仁是区分善恶的准则,真正的仁者是“爱憎分明”的。仁者具有最高美德,能站在公正立场上,明辨善恶。惟有仁者,才能正确地爱,正确地恨。不能正确地去爱,等于不爱,或者是实行了爱,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顾鸿安 《论语解读》 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三个要点来观察人,就没什么可逃避的了。看任何一个人作人处世,他的行为怎样?他的经历如何?另外,再看他习惯兴趣,他安于什么?有的安于逸乐,有的安于贫困,有的安于平淡。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因为他不会被事业所困扰,这个话怎么说呢?安于平淡的人,今天发了财,他不会觉得自己钱多了而弄得睡不着觉;如果穷了,也不会觉得穷,不会感到钱对他的威胁。所以安心是最难。以这三点观人,…… ——南怀瑾《论语别裁》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如何理解孔子的“观过,知仁”?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的过错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性。对所犯过错进行分析就往往能知道犯错者是哪一类人,如君子常因过于厚道而犯错,小人则常过于刻薄而犯错。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 管宁为什么不愿意与华歆交朋友?又是如何看出来的? 观其行:1、视片金与瓦砾不同, 2、读书受轩冕诱惑。 知其品性:易受利益诱惑。 (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无所事事并且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难有所成。即观察一个人群居的方式(习惯兴趣的一种)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和成就。 孔子认为“观过”可以“知仁”,也就是说,人人都会犯错误,从错误中能看出一个的品性。对此你怎么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过错因人而异,各从其类,集中反映了犯错者的个人特点。一个人的过错,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性。对其所犯过错进行分析就往往能知道犯错者是哪一类人,如君子常因为过于厚道而犯错,小人则常因为过于刻薄而犯错。 我们知道了怎样选择朋友,还需要知道怎样与朋友相处好。那么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待人处事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章节加以概括。 待人 处事 原则 (15.15,14.34,15.23, 5.17,4.26,12.23) 严于律已,宽以待人(15.15)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4.34) 人言并举(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