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现代文复习
重视五类常考题型 理解句子的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文章句段的作用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理解句子的含义 四步(解题过程) 寻找关键词 放回原语境 解读关键词 按要求回答 两义(表达过程) 浅层义:字面义+语境义 深层义:情感义 * 现代文复习指导 (11年全国大纲卷《针挑土》—文学类·散文)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下午去另一个苗寨,又是近两小时车程……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答案: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劳。 倦容 (10年全国卷Ⅱ 《大河家》——文学类·散文)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2)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 答案: ①我们不能在世俗生活中放任自流(字面义),要深入到大河家这样的底层民间(字面义);②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以及人生的真谛(语境义); 随波逐流 先去大河家住一阵 与其 不如 ③这既是作者的自我鞭策,更是对读者的期待(情感义)。 二、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走好“五步” 审读题干 锁定范围 切分语义 筛选要点 整合信息 (09年重庆卷《瓷器的意味》—文学类) 15.阅读文章第③④自然段,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瓷器的演变。(6分) ③④ 三个方面 ③现在,瓷器毫无疑问是一件大雅之物。然而它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往深处一想,就会发现瓷器原来是一个大俗之物。瓷器原来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脱胎于陶器。在汉代之前,一般都烧制陶器,它的发明和用途直接源于人类基本生活的需要。陶器发现的年代早,据说原始社会的燧人氏就会制造陶器了。人类懂得了使用火,用火烤熟的食物是烫的,这就要求使用相应的容器,于是各种各样的为生活服务的陶器便被创造了出来。釉是汉代发明的,有了釉之后,陶器便向瓷器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但是瓷器也仍然是用于实际生活的,等到在现实生活中足够使用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丰富了,这才有少数人的艺术天分开始觉醒,更高的追求出现了。真正作为单纯欣赏对象的精美瓷器这才出世。这个年代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代。 ④唐代首开瓷器艺术的风气之先,想必也是因为丰衣足食之后无所事事,便有了多余的精力去热乎艺术。那时候,一件精美的瓷器作品出来,人们便口口相传。传到社会上有钱有势的人那儿,他们就不惜千金购买了过去,藏入深宅观赏把玩,一帮文人骚客也为其吟诗作画。一来二去,瓷器的佳名传到宫廷,皇家也是凡人,对瓷器的喜欢也是有的,不喜欢也是有的,但是既然达官贵人这般青睐瓷器,在社会上又有了文名,皇家也难免附庸风雅,也欣赏把玩起瓷器来。瓷器贵入宫廷,反过来又刺激了社会。商人有利可图,他们便会投资瓷器工艺,工匠自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艺术灵感喷薄而出。就这样,一波波,一浪浪,推动着瓷器精益求精的创作,直到宋代的登峰造极。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大浪淘沙,肉腐骨存,瓷器终于完全摆脱了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艺术品。 答案:从大俗到大雅。(1)从陶器到瓷器(2)从实用到艺术(3)从粗陋到精致 (12年广东卷《寂寞出学问》—实用类·访谈) 19.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5分) 答案: ①治学精神方面:要有坚守学术,静心求实的精神;②治学态度方面: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热爱;③治学环境方面:媒体与学者应当形成良性关系,要弘扬学术精神,学术成果而不是学者的私生活。 寂寞出学问 三个方面 三、分析句段的作用 两个角度(双线作答) 内容 记叙:交代事情缘由 描写:人物活动环境 议论:点明文章主题 抒情:抒发作者情感 结构 段首、段中、段尾 (一)段首的作用 点题 总领全文 设置悬念 照应结尾 开启或引出下文 (为下文做铺垫) (07年辽宁卷《炉火》——文学类· 散文) 17.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答案:内容上: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结构上: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的“炉火”。 内容上: 结构上: (11年江西卷《晚秋》——文学类·小说) 16.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4分) 开头: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