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直流线路开路试验的控制原理及保护分析 control principle and protection analysis of the hvdc open line test.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压直流线路开路试验的控制原理及保护分析 control principle and protection analysis of the hvdc open line test
第33卷第6期
电力与能源
2012年12月 521
高压直流线路开路试验的控制原理及保护分析
阴春晓,艾 芊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
摘要:高压直流线路开路试验是一种检测手段,主要是对换流站直流侧进行加压,其控制理念和相关保护
全然不同。若控制保护异常,直流电压会异常升高或者不变,最终导致试验失败。结合常规直流系统线路开
路试验,介绍了线路开路试验的控制原理,比较了理论计算与实际工程中的母线电压最大值,得出直流线路
电压参考值和实际电压测量值可以同步变化,差值不超过lOkV。为了在试验不成功时闭锁换流器,采用了
ABB公司Mach2系统中的电压差值保护、过流保护、过流后备保护和保护性触发等保护技术。通过保护分析
得出:在原理上、工程上、保护上,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开路试验有所不同。
关键词:高压直流线路;直流极;开路试验;保护性触发;三角波
1256(2012)06一0521一05
中图分类号:TM8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
and ofthe
Control Protection HVDCLineTest
Principle Analysis open
YI咒C^“咒ziⅡo。AiQin船
ofElectr。nicInformationandElectrical 200240,China)
(CoUege Engineering,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
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线路开路试验(OLT)是为了在直流极长时
欠压保护,并提供试验期间设备安全的保护措施。
间停运或直流区域设备检修后,确保直流侧的绝 当一极停运一极运行时,停运极的两端都能进行
缘水平仍符合要求,而对直流侧线路充直流电压 带或不带直流线路的线路开路试验,而且不对运
的_种检测手段[1]。在进行线路开路试验时,需行极提出任何限制要求。
要满足本站试验极为独立控制方式,对侧换流站
1线路开路试验的控制原理
不在极开路试验模式,同时本侧换流站直流极母
线电压不大于设定值,站间通信正常,试验极线刀 线路开路试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换流
闸合上、对站直流极线刀闸拉开或本侧直流极线 阀的触发角d来改变直流极母线电压值,从而达
刀闸拉开的情况下,运行人员才可以安全地解锁 到检测线路绝缘的目的。12脉动换流器是由两
对应的换流极,并可把线路电压调到o~1.05倍个6脉动换流器串联而成,其极母线上的电压
额定电压之间的任一数值,以测试本端换流站设 就是两个6脉动换流器母线电压之和,对于线
备以及与之相连的极线。 路开路试验来说,12脉动和6脉动是一样的。
在进行开路试验时,禁止对站相应极解锁,需 1.1 理想情况下线路开路试验
要闭锁所有断线类保护及能够闭锁换流器的直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焚烧灰造粒水泥玻璃固化体抗浸出性能研究 leaching performance of cement glass solidified forms of incineration ash pellets.pdf
- 粉煤灰表面改性效果的分析与探讨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fly ash effect.pdf
- 粉煤灰在建材中的应用.pdf
- 粉煤灰可以变废弃物为“资源”.pdf
- 粉末冶金加压烧结一体炉 powder metallurgy pressed sintering integrative furnace.pdf
- 粉煤热解气化过程颗粒大小变化的影响因素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size variation of coal particles in pyrolysis and gasification processing.pdf
- 粉体pvdf辐射接枝苯乙烯 radiation grafting of styrene into pvdf powder.pdf
- 粉体荷电研究进展与煤粉荷电研究初探 a review and elementary discussion of powder and pulverized- coal charge.pdf
- 粉体密相气力输送研究综述 review of studying on dense phase pneumatic conveying of powder.pdf
- 粉细砂冲填技术在土坝工程中的应用 fine sand-filling technology in earth dam project.pdf
- 高应变率大变形下的聚丙烯尼龙共混高聚物损伤型本构特性 the constitutive behavior of pppa polymer blends taking account of damage evolution at high strain rate and large deformation.pdf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的meta分析.pdf
- 高亚音速大折转角叶型内激波结构与损失分析 analysis of shock structure and loss in high subsonic stationary cascades with large camber angle.pdf
- 高应力软岩巷道卸压槽在不同位置的数值模拟分析.pdf
- 高应变率拉伸加载下无氧铜的本构模型 on th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oxygen-free high-conductivity copper under high strain-rate tension.pdf
- 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浆bnp检测的临床意义.pdf
- 高油价的回顾和反思 review and reflection of high oil price.pdf
- 高原自适应柴油机涡轮增压技术研究 study on varying altitude self-adaptive turbocharging system for diesel engine.pdf
- 高原地区小型燃气(油)锅炉设计探讨 designing of low-capacity gasoil boiler in plateau area.pdf
- 高职毕业生就业的swot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