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氧化氢、Ca2对骨骼肌线粒体移动及动态变化的调节
过氧化氢、Ca2+对骨骼肌线粒体移动和动态变化的调节 缩略词表
缩略词表
过氧化氢、Ca2+对骨骼肌线粒体移动和动态变化的调节 缩略词表
2
过氧化氢、Ca:+对骨骼肌线粒体移动和动态变化的调节 前言
月IJ吾
线粒体历来被誉为真核细胞的“动力站”,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能量偶联产
生ATP,为机体提供90%以上的能量。线粒体不仅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还直
接参与调节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凋亡、细胞内Ca2+稳态、离子通道活性、胞吐等
细胞功能【I.2】。近来研究表明线粒体是具有高度动态结构和能移动的细胞器【3’41,
多数细胞类型中,线粒体形成分枝样的管状网络,线粒体网络结构不断地发生动
态分布变化以最优化地利用数量有限的细胞器【5’6】。在细胞内不同生理过程和环
境条件下,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质量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各种生理刺激都会调
节线粒体的移动‘11、融合分裂【7.91、合成与降解‘101。同时,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动
态变化深刻地影响着线粒体功能、细胞能量代谢、发育、凋亡、衰老、线粒体
DNA复制等生命活动以及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和衰老等多种疾病发生过
程。如:线粒体移动的变化、线粒体定位异常与机体发育、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密
切相判11】。线粒体过度分裂将损害线粒体的能量代谢,融合与分裂的动态平衡能
力下降直接导致细胞能量代谢紊乱,引发代谢疾病【7】。线粒体形态与结构动态变
化及其与细胞生理病理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细胞生命科学中的一大热点。
研究发现:多种细胞类型中细胞骨架参与调节线粒体的位置、移动和分布。
线粒体的运动性(motility)主要表现为长或短距离移动和复杂的局部运动模式
(大多数为摆动),微管是线粒体长距离移动的主要轨道,而短距离移动和线粒
体定位则更多依赖于微丝【2】。微丝或微管通过马达蛋白(motor
protein)驱动线
粒体沿细胞骨架(如微丝、微管)移动。不同细胞中线粒体移动的机制不完全相
同,且不同motor蛋白亚型倾向运送不同“货物”,从而保证生命机体内部复杂的
细胞器的不同定位。研究发现,哺乳动物中ldnesin(motor蛋白)的潜在接头蛋
1/2的同系物为OIPl06、GRIF.1,其受
白(adaptor)为milton,哺乳动物中milton
控线粒体沿微管的移动【12,131。
目前,研究发现一些与线粒体动态变化密切相关蛋白,如:线粒体移动相关
的线粒体Rho蛋白1/2(Mir01/2)、调控线粒体内、外膜融合的线粒体融合蛋白
种亚型Mirol/2,Mirol突变会抑制线粒体运输,导致线粒体聚集成簇,并形成丝
状线粒体【14】。SaotomeM等发现H9C2及原代脑皮层神经细胞中,M的对Ca2+敏感,
其表达量的多少影响线粒体移动的活力,在不NCa2+水平下,M的对线粒体融合
分裂具有双向调节作用【151。由此可见,M的对维持线粒体正常的形态具有重要
的意义,其不仅影响线粒体移动,还通过影响线粒体融合分裂关键蛋白影响线粒
10
过氧化氢、cE+对骨骼肌线粒体移动和动态变化的调节 刖舌
体融合分裂状态。哺乳动物中Mfnl/2位于线粒体外膜参与线粒体外膜融合,其
GTP酶结构域是发挥融合功能所必须的;Drpl参与线粒体外膜分裂,通过线粒体
外膜的Fisl蛋白从胞浆中募集到线粒体外膜分裂位点,被激活时形成多聚体形成
“套锁”样结构【7】。线粒体融合分裂蛋白对线粒体功能、细胞能量代谢、凋亡等生
命活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如L6E9肌管细胞中,Mfn2表达下调可降低呼吸链
复合体I、II、III、V亚单位的表达,而Mfn2表达上调则增加这些基因的表达,
线粒体呼吸速率降低、ATP合成减少,线粒体膜流动性增加【1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辅助生殖技术对其0-1岁子代脑发育的作用.pdf
-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及高脂饮食小鼠海马神经元内IP3、IP3R-1及Aβ表达变化的研究.pdf
- 输注不同容量胶体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循环功能的作用.pdf
- 输卵管间质部娠的诊治探讨附60例临床分析.pdf
- 输注自体血及库存血对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pdf
- 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和二者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pdf
- 辛伐他汀在CPD大鼠模型中的早期干预作用.pdf
- 辛伐他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pdf
- 辽宁地区206年-2010年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分析.pdf
- 辽宁省老年人群根面龋患龋状况的调查及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