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高分子化学期末报告.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等高分子化学期末报告.PDF

高等高分子化學 期末報告 Synthesis of Liquid Triblock Co-Oligomers by Anionic Polymerization and cross-linked with Metal Nanoparticles 指導老師:陳 雲 教授 學 生: 李品臻 日 期: 2016 年 06月 24日 壹 、摘要 高分子科學的發展已由傳統泛用高分子走向精準、精細高分子的領域,這包括高分子基 材的分子級結構的設計與控制。而這些分子結構的控制往往和其最終的用途有關。經由分子 級結構的設計合成出各種功能性團鏈共聚合物,如高分子分散劑、助容劑、自組裝、 Core/Shell型高分子、超分子結構之團鏈共聚合物或樹枝型聚合物( Dendritic polymer )及可自 組裝之分子模板。活性聚合是製備這些精準高分子的最佳途徑。活性聚合的優點有:分子量 可以控制、分子鏈末端具有活性、聚合物分子量分佈狹窄、可製備不同型態的聚合物,如團 鏈、接枝、雜亂等等。一般而言,高分子活性聚合主要是利用起始劑進行起始反應產生活性 點進而引發鏈鎖聚合反應( Chain-reaction polymerization )。 其中一篇論文是介紹使用連續式陰離子聚合方法搭配銀奈米粒子當作交連點 ,以熱壓加 工方法分散奈米銀粒子,製備三段式可調整機械性質之網狀熱塑性彈性體 (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TPE)) 。其結構為(α,ω-dithiol oligo(isoprene-b-styrene-b-isoprene) (TISIT)) ,結構 中 Styrene鏈段以及奈米銀粒子扮演結構支撐的部分,增強拉伸強度以及韌性;而Isoprene則 是提供軟鏈結使材料保有柔軟特性。 圖一、以奈米銀粒子交聯的液態 TISIT block co-oligomers 藉由調整鏈段之比例可以改變 材料之柔軟 、彈性 ,及其他相關機械性質。 貳 、背景簡介 一、高分子活性聚合 高分子活性聚合主要是鏈鎖聚合反應 (Chain reaction polymerization) ,這種反應利用起 始劑進行起始反應產生活性點進而引發鏈鎖聚合反應。由於活性聚合中,每個成長點幾乎同 時可與單體反應,因此得到聚合物的分子量分佈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很窄,還能容 易地獲得預定結構、組成、官能基化和序列的團鏈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如圖 二所示。 常見的活性聚合可分成下列三種: (1)陰離子聚合反應(Anionic chain polymerization) ; (2)陽離子聚合反應(Cationic chain polymerization) ;(3)自由基活性聚合反應 (Free radical chain living polymerization) 。其中活性自由基聚合法之優點為:反應條件簡單、分子量可以控制、 分子鏈末端具有活性、聚合物分子量分佈狹小、可製備兩種以上不同型態之團鏈共聚合物, 此外活性聚合物在常溫下相當安定易於保存等優點。迄今為止發展最完善的是陰離子活性聚 合,此法可成功地獲得了單分散聚合物、預定結構和序列的團鏈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以下 將簡介陰離子聚合反應之技術發展 ;此外並將針對團鏈共聚物合成設計與其應用進行介紹。 1 圖二、 Control/Living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出特殊功能性高分子 。 二、陰離子聚合反應(Anionic chain polymerization) 在1950年以前尚未有人提出陰離子聚合之概念,直至1952年才由Higginson用銨化鉀 (KNH2)引發苯乙烯,同時在液氮中首次進行陰離子聚合動力學研究,當時並未引起其它研 究者的重視。直到 1956年Szwarc發表苯乙烯聚合反應,明確證明出陰離子聚合無終止和無鏈 轉移反應之特性。且具有著高反應速度,容易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佈最為狹窄,

文档评论(0)

tangzhao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