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农业病虫草鼠害主要种类及其生态.pdfVIP

藏农业病虫草鼠害主要种类及其生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农业病虫草鼠害主要种类及其生态

西藏农业病虫草鼠害主要种类及其生态特性 在西藏历史上,除一些外国人进入西藏地区采过一些昆虫、真菌标本外,我国的一些昆 虫工作者也做了一些研究工作。西藏和平解放后,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开展了系 统、深入的西藏资源考察工作,其中也包括对病虫草鼠害的调查。 50年代初期,由从内地各方援藏的农业专家组成的工作队,先后对拉萨、日喀则等地进 行了西藏历史上首次的农业综合调查,除发现了许多作物病害外,也了解到农区地下害虫如 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发生危害较重。 1960年,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李传隆、王春光等对西藏昆虫资源进行了较系统的考察,共 采得标本5 000余件,发现农业害虫22种。之后,王林瑶(1961)、王书永(1966)先后对 西藏部分地区进行了昆虫考察。1973~1976年及1982~1984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 考察队和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又分别进行了西藏全区和南迦巴瓦峰地区的昆虫、真 菌、哺乳类动物考察。前后总计采得标本几十万号,特别是发现了一些稀有极珍贵种类(如 缺翅目昆虫等),填补了我国生物研究的空白。先后出版了《西藏南部的经济昆虫》、《西 藏昆虫》、《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昆虫》、《西藏真菌》、《西藏植物》及《西藏哺乳类动 物》等专著。 1961年,西藏本区的植保工作迈出了考察的第一步,先后对山南沿江农区农业病虫害及 农药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此时,综合1953~1954年和1960~1961年等调查资料的结果, 已发现农业病害31种、害虫40余种、鸟兽害25种。地下害虫、麦类黑穗病,锈病、青稞条纹 病、马铃薯晚疫病等仍是作物上的重要种类,麦蚜、夜蛾类的危害有上升趋势,象虫类(如 铜色喜马象、尖齿喜马象等)在沿江河谷农区偶有成灾发生。 1981~1987年,西藏的植保工作者又开展了和平解放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西藏农业病虫 草害及天敌资源调查研究,采到各种标本几十万号。先后出版了 《西藏鳞翅目昆虫图册》(第 一册)、《西藏农业病虫及杂草》、《西藏夜蛾志》、《西藏昆虫区系及演化》、《西藏植 保研究》等专著。 综合历次西藏病虫草鼠害及其天敌资源调查结果,已鉴定出病害150多种,其病原物包 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及寄生性植物,已知西藏昆虫近5 000余种,隶属于20多目,260 余科,其中多数为农业上的经济昆虫, 此外,还鉴定出39科140属199种杂草以及大量鼠害 种类。 在考察的基础上,西藏植保工作者又针对当时当地病虫草鼠害主发种类,较系统地开展 了生物生态学特征研究,为有效地控制其危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病虫草鼠害及天敌昆虫主要种类 (一)病 害 西藏农业历史悠久,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和西藏农牧科学院品种资源考察分析,西藏可能 是麦类作物和一些果树、蔬菜、油料作物的起源地之一。作物病害也早就孕育、发生和发展 着。具有经济意义的主要病害有: 1.青稞和小麦的病害 青稞条纹病(Helminthosporium gramineum Rabenh),全自治区普遍发生,一般发病 率在7~10%左右,个别发病严重地块达50%以上。 青稞坚黑穗病[Ustilago hordei(pers.)Largerh],全自治区普遍发生,一般发病率 在5%左右。 青稞散黑穗病[U.nuda(dens.)Rostr],全自治区普遍发生,一般发病率在2~5%左 右。 青稞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hordi),全自治区普遍发生,喜 马拉雅山南麓及藏东南部农区发病较重,但地方品种有很强的部分抗性,稳定病害流行。 小麦白秆病(Selenophoma donacis var.slbo culmo),高原特有病害。曾在70年代 大流行,造成大幅度减产。 小麦黄条花叶病(Virus),曾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自治区范围内大流行,造成极大 危害。 小麦条锈病(P.striiformis West.f.sp.tritici),全自治区均有分布,藏东南 部及喜马拉雅山南麓农区冬春小麦流行尤甚,危害性极大。 小麦腥黑穗病[Tilletia foetida(Wallr.) Lindr],全自治区普遍发生,近年危害 加重,发病率8~10%之间,重者达50~80%。 小麦秆锈病(P.graminis Pers),喜马拉雅山南麓农区及河谷农区的春小麦发生严重。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