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曲调虽成情未露 含蓄曲折巧抒情
曲调虽成情未露 含蓄曲折巧抒情概念解说:
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考查间接抒情的问题,下面就此谈一谈。所谓间接抒情,是指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它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事喻理等三种方式。
一、借景抒情。即作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元曲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饱含着作者悲怆、孤寂的心情以及对流落人的深切同情。
二、托物言志。它是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和刻画(托物),来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言志)。例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作者将莲人格化,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等方面对莲花进行形象的描绘,赞美她是“花之君子”。其实,作者这是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三、托事喻理。即寓深刻思想于具体事物或形象中。例如王安石的《伤仲永》,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再如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叙述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表达作者的崇敬心情。
中考点击:
★真题再现:
18.(2009年中考语文广东卷)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王剑冰《古藤》,原文略。)
★思路解析:
这道题是考查学生对文中“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时,我们应先找出作者所托之物,然后深入理解把握作者在此物中所寄寓的志趣或情感,最后再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答案。比如这道题,通过细读文章,我们便会知道,古藤就是作者用以言志之物。再由此及彼生发联想,便可得到作者的“志”了。
★参考答案:
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通过对古藤的描写,体现出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坚强、独立、历尽苦难而不屈的生命的敬重之情。
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总说自家荷花与燕园荷花有所不同,引出下文的比较区别)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从颜色方面进行比较,突出自家荷花的特点,字里行间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予以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引用杨万里的诗句,将自家荷花比拟为西湖荷花,可见作者难以抑制的情感)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此句直抒胸臆)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赋予荷花以“季荷”之名,可以想见作者对荷花的感情之深厚)……
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季节转换,秋荷就要成残荷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秋去冬来,残荷也就消失殆尽)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拟想“季荷”的心理,表明作者的美好愿望和真挚情感)
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节选自季羡林《清塘荷韵》)
★思考练习:
作者在写了赏心悦目的夏荷与也勉强可以入景的秋荷之后,又写到了“残荷”。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者对“残荷”抱有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法辨析: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两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在具体的诗文鉴赏中,有些考生易将二者混淆,这与二者在形式上相似有关,因其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的,但只要仔细分析,其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第一,“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在具体的诗文中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而托物言志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诗人借助于此物的一些特性来表明自己的“志”,所以可以看出此“物”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捕捉实验“意外”,促进课堂生成.doc
- 掌握核心知识巧析时事地理徐.doc
- 探寻现代语文教育出路及方向.doc
- 探析商标翻译原则及方法.doc
- 探求新高考动向 彰显新课改精神.doc
- 探究校园暴力法律处理机制.doc
- 提升下级执行力根本途径.doc
- 推荐给教师书单.doc
- 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策略应用.doc
- 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实践及思索.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VAV-空调系统运行中的问题分析和改造的研究.pdf VIP
- 液冷盲插快接头发展研究报告 2025.pdf
-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数据标准》.pdf VIP
- DB21T 1388-2005 风沙半干旱地区花生节水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pdf VIP
- 九江卫生系统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六1.docx VIP
- 九江2022年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1.docx VIP
- 2025年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GB_T 18879-2020 滑道通用技术条件.docx VIP
- 鼻出血急救与护理.pptx
- 《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考核试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