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剑投江自杀―看屈原择死之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佩剑投江自杀―看屈原择死之志

佩剑投江自杀―看屈原择死之志屈原是我国诗歌史上巍然屹立的一座高峰,他的爱国思想与浪漫艺术彪炳史册。他眷顾楚国、系心怀王的爱国情操,光明磊落、坦荡高洁的博大胸怀,耿介不阿、倔强正直的高尚操守,嫉恶如仇、虽死无悔的斗争精神,影响、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面对昏庸和诽谤,他悲怆的吟着“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诗句,凄凉、悲壮的怀石自沉汨罗而死。他为什么选择投江?为什么选择佩剑(“带长铗之陆离兮”《楚辞 首先,剑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避邪、公正、刚直、正义、追求理想的象征。古代干将莫邪夫妻铸剑的悲壮故事,对神秘宝剑的诞生作了很好的阐释:剑身上熔铸了人的精气与血肉,它是铸剑人生命灵光的化身,沸腾着古人为理想殉剑涅?的壮美。在先民眼里,剑更是一种象征避邪的正义、正直的力量。降妖逐魔的“圣手”钟馗,手中总有一把寒光四射的宝剑。一把雕刻的桃木剑挂在平民的房中,据说百邪皆畏,不敢寸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与君,谁有不平事”的千古诗句,把宝剑当成了主持正义,追求公正的精神寄托。剑正是有了如此高贵的品位,所以不同阶层的人都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帝王将相爱剑,是因为它标志着剑的主人的高贵地位与尊严。平民寒士爱剑,是因为它象征着公正与平安,主持着正义与公道。文人志士爱剑,是因为它寄托着傲骨与壮志豪情。当它与诗人相亲,与文人结缘的时候,剑身上就闪烁着高尚儒雅的文化色彩。如此看来,屈原是不能用自己的剑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因为剑下倒下的是邪恶……相反,正因为屈原佩带了宝剑,所以才显示了他超绝的儒雅风度、不屈的正义与傲骨,追求理想的“宁为折剑头,不做绕指柔”的最高人生境界。 其次,屈原选择投江有他个人的理解。当时的楚王昏庸贪婪,奸佞当道妒贤。而就在楚国政权岌岌可危的时候,屈原表现出了远大的政治眼光与杰出的政治才能。他的联齐抗秦、举贤授能的主张,反而导致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流放江湘的结局。屈原坚持了自己的理想,痛斥了昏王、权贵的无耻,“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那种高尚的人格与斗争精神撼古动今,然而,屈原的政治斗争失败了,但他不能妥协与变节,“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传》)。施蛰存说:“屈原自杀,不是为了他个人之失败,而是为了他不忍看见楚国之日趋于覆亡之途。”(《怎样纪念屈原》)屈原拒绝了“?其糟”、“啜其?”、“随其流”、“扬其波”,选择了“以皓皓之白”而“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也不“蒙世俗之温蠖”,真正成为了“出淤泥而不染”可与日月同争光辉的高洁之士。他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生选择,也最终成就了他的英名,被公认确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理想光彩照人,屈原的斗志宁折不屈,屈原的精神流芳千古。 屈原选择佩剑投江自杀,有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底蕴。这位江畔行吟,面容枯槁,佩剑投江的爱国志士向世人昭示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儒雅、高洁、悲壮的人生风范。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青县第二中学(256300)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