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美感本质).pptVIP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学概论(美感本质)

美感的本质 一、美感在实践中形成 (一)“美感”的定义 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等。 客观上存在的美,只有通过具体的审美心理活动,才能对审美主体有直接的现实性。即美感的产生。; (二)“美感”产生的条件 1、条件: 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社会环境) 人类自身的条件(人的主观能力); ——结论1:人的生理和心理是产生审美活动的内在根据,这种内在根据能否成为现实的审美,决定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所受的社会影响。; (3)美感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欲望的,是有不同层次的。 A、马斯洛的“层次说”: 精神层面 审美层面 精神生态环境因素 心理层面 七层次说 生态层面 文化层面 外在生态环境因素 社会层面 物质层面; B、李泽厚:“审美有不同层次,最普遍的是悦耳悦目,其上是悦心悦意,最上是悦志悦神。” 悦耳悦目:以视觉、听觉为主的愉快感受。 举例:旅游中的审美感受。;脐帐蜡国候科赡仇志连璃殖更讨贸朵迭食淫钝找惜沂吼之戏邹酉戌股拎娄美学概论(美感本质)美学概论(美感本质); 悦志悦神:美感的最高层次。在凝神默照秀美、崇高的审美对象时,经过不同的心理作用,在审美愉悦中唤起昂奋向上的意象和追求。 举例1:黄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举例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美感是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文明的发展逐渐出现的独立意识形态。; (二)美感的本质 1、唯心主义观点:否定美的客观性,主张从人的精神活动中寻求美的根源。; ——结论:美感的最终根源和动力来自于社会实践。美感的本质就是实践主体的人对自身创造力量的“关照”。;三、美感的个体直觉性与社会功利性 (一)美感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的表现形式具有个体直觉性。 1、直觉性是指美感的直接性、直观性或形象性。 举例:普列汉诺夫所言。 ; 2、美感具有不假思索的直觉性。包含理性认识因素。 举例: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对美的理解是不同的。; 四、审美趣味的个性差异 (一)什么是审美趣味的个性差异 1、在对美的欣赏和判断中,主体会对某些对象以及对象的某些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喜好和偏爱,这种喜好和偏爱就是审美趣味的个性差异。; 举例:1)高雅音乐的欣赏与低俗音乐之别。 (2)对于正义的追求与追随低俗之态;; (2)《红楼梦》中:宝钗扑蝶; (3)同是秋季: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肃杀、凄冷。 毛泽东:“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生命力旺盛; 举例:(1)马克思:“忧心忡忡的穷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 (2)荀子:“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不知其安。”; 五、美感的共同性 美感具有复杂多样的个性差异,但也有共性,有客观标准。 1、个人的审美趣味总是受社会的审美理想的影响,是一定社会审美理想的具体表现。 (1)审美观和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2)审美趣味还受民族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审美趣味具有一定的阶级倾向。; 六、审美感知与审美表象 美感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一)审美感知 1、概述:审美感知是一系列审美心理活动的最初阶段,是瞬间的、表面的,从它产生联想、想象、情感和思维等更高级的、更复杂的审美心理。; 2、审美感知与审美主体的生理快感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纯感性的,而是渗透着理性和思维的。 3、审美感知以视觉和听觉为主,与动物本质不同。; 2、审美表象的心理形式对审美感受起着重要作用。 3、审美表象还具有分解和综合感知形象,并进行具象的作用,从而成为审美意象的基础。 4、审美感知的表象到意象是互相渗透、往返流动的一个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七、审美联想与审美想象 (一)审美联想 1、联想的内涵:是在审美感受中的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条件反射。即审美感受中的“见景生情”。; 举例1:“人面桃花相映红” 2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