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中国环境管理体制设计3.pdf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中国环境管理体制设计3.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中国环境管理体制设计3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08 年  第 18 卷  第 2 期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 . 18   No. 2  2008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中国环境管理体制设计 宋国君  金书秦  傅毅明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2) 摘要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属性决定了其不可能依靠市场解决 ,必须进行适当的政府干预 。研究外部性的意义在于内部化 , 即纠正市 场失灵 。本文对外部性进行了主体划分 ,建立了以时间和空间为基准的外部性分类矩阵 ,构建了外部性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的概念 模型 。基于这些研究 ,分别回答环境问题是否需要管理 、由谁来管、采取什么手段以及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并由此提出“三级两层” 的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框架 。跨行政区的环境外部性应当由上一级政府负责管理 ,在总社会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 ,应当在尽量小的范 围实现较高程度的内部化 , 内部化手段的搭配符合费用效果最好原则 。建议中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在保留国家 、省、市三级环境管 理机构的基础上 ,设置环保总局和省环保局的分局以便直接管理省际、市际等外部性 。 关键词  外部性分类 ;环境管理体制 ;设计 ( )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2104 2008 02 - 0154 - 06   外部性历来就是批判“市场万能论”的利器 ,也是经济 用的主体 、从时空角度构建环境外部性分类的基本框架 、 学界长盛不衰的争论热点。西奇威克在其《政治经济学原 从政策需求的角度建立外部性大小的概念模型 ,基于外部 ( ) 理》Sidgwick 1887 中就已经提出私人产品和社会产品的 性的分类选择合适的管理机构 、内部化程度和范围、以及 不一致问题 ;接下来马歇尔又首次提出“外部经济”和“内 政策手段的搭配 ,进而设计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框架 。 ( ) 部经济”的概念 Marshall , 1890 ; 此后学者讨论的外部性 1  环境外部性理论创新 ( ) 概念基本遵循庇古的解释 ,即私人边际成本 收益 与社会 ( ) ( ) [ 1] 传统理论从不同角度将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 边际成本 收益 的差异 Pigou , 1920 。 此后 ,外部性就成 为经济学家们攻击的一个靶心 。围绕外部性的争论主要 部性 、技术外部性与货币外部性 、代际外部性与代内外部 ( ) ( ) 性 、公共外部性与私人外部性等[5 ] 。以上分类都是基于某 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科斯 Coase ,R. 、阿尔钦 Alchain , A . 等为代表的产权学派对“庇古税”的批判 ,倡导清晰产权下 个标准 ,将外部性简单分成对立的两维 ,这对实际应用指 的市场交易以消除外部性 ;另一类是张五常及以杨小凯为 导意义不大 。讨论外部性 ,其意义在于内部化 ,在环境领 代表的新兴古典学派对外部性概念本身就含糊不清的质 域 ,外部性问题多种多样 ,任何一个标准下的两种类别对 [2 ,3 ]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