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感知及体验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感知及体验探究摘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即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应巧妙的把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融为一体,尽可能把学生之一学习的主体愉悦的带入文本所提供的审美空间中,并恰当的使用激情方法,使学生与文本中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顺利的实现再创造的心理过程,达到“学生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感知体验
中图分类号:G4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127-01
语文学科的本质就是对文本语言的品析与体味,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从语文的角度字斟句酌地品味、感悟文章语言,进而感知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最终深刻的理解文本,达到“学生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的目的。但是,达到这样的目标,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一、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原初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要产生了兴趣,就有了阅读的动力。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阅读正是这样,想在阅读中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创设情境,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学模式,创设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学生阅读的兴趣在于阅读原初体验的成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被文本中的故事情节,思想情感或优美的语言所吸引,所感动,那他的原初体验是成功的。另一方面,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了别人的认可、鼓励与表扬,这也是成功的。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对过去经历过而且获得成功的事情容易发生兴趣。因为某些事情如果获得成功,人容易产生自我满足的激励感。成功的积极体验,会使人们对这类事物更加关心,并乐于再次尝试成功。只有在因阅读时产生鼓舞力的地方,才会出现阅读详情,才能提高知识和能力的转化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多激励,多创设情境,让学生自我满足,“体验”成功,在阅学习中真正让学生当主人,做主角。
二、 品味语言,深入领会文本的内涵
海格尔说过,“语言是文本存在的精神家园,人存在于语言之中。”在阅读教学中,文本内容与文本的语言不能孤立的分析,不能满足于了解文本内容大意后,对语言浮光掠影的走过场。从语言到思想,再从思想到语言,这是阅读的原则。托尔斯泰生前淡泊名利,死后“不带半棵草去”。这个普通、平常的坟墓却能“剧烈震撼每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因而它才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如果不能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并认真揣摩、品味这些词句的含义,只说托尔斯泰伟大,他的坟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而在农村,这样的坟墓到处都是,难道这些都是世上最美的坟墓吗?这样以来,文本阅读就成了空话。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融合着作者至深的情感。情是灵魂,文本是血肉,不论采取怎样的手法,传达怎样的情感,都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进行体验,从而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
三、 提高师生间的“对话”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沉寂的课堂活跃起来,师生问答,学生讨论,一片“对话”,热热闹闹,但怎样才能提升“对话”质量呢?
(一) 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可以这样说,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又怎样的高度,就会引领学生登上怎样的高度。只有“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教师只有把握好文本,才能和学生轻松、充裕的交流。若照搬参考书上对文本的理解,本身不对文本深入理解,这不仅失去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的能力,而且使“对话”质量降低。最好抛开参考书,自己读上几遍,静思默想、含英咀华,对文本做深入的理解。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做到四点:一是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即对重点、难点、疑点等心中有数;二是深入领会文本中心,准确洞察作者写作背景和寄寓主旨;三是深入把握文本特征,对文本的结构、语言、文体了然于心;四是深入揣摩作者意图,便于教学中有的放矢。
(二)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反复阅读,静思默想品味体验,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反复阅读,圈划批注。
(三)建立大的“对话”话题。在阅读教学中,不仅单纯以文本问题作为“对话”内容,师生间以某个话题为中心,以文本为凭借,进行互动交流。阅读相关的材料,深入理解“话题”,拓展认知领域,可横向、纵向建构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
四、 阅读方法的灵活运用
语文阅读的认知过程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感知文本,再理解文本,最终目的是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不同的文本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如诗歌可采取背诵法,散文采取朗读法,名
文档评论(0)